
15年忘记什么缘故了解到了手账,开始入坑,16年咸鱼一年,开始慢慢接触,17、18年才算是真正开始玩起了手账,把手账变成了每日的日常记录事项。
不得不说,自从入了手账坑,改变真的挺大的,当然最大的改变是,钱变少了,家当变成了和纸胶带。(这点不值得推崇,最好不要学习。)
手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传来,据说日本人每天都会提前做好规划以及记录,每天的规程都会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日历上。
其实我国从前也有关于日程记录的概念,只是并未广为流传而已,古有名家札记,用以记录学习的笔记或是日常值得记录的事宜。
①
手账的种类有许多,市面上有很多同类产品,有用于记录的时间轴、四象限,也有用于规划的to do list 日、周、月计划等。
而手账衍生而来的圈子以及器物亦是数不胜数。 和纸胶带、异形便签、印章、印泥、火漆、硫酸纸、雪梨纸等等,不可不谓一笔不小的开销。
入坑时不懂的很多,本着给自己做规划的心思入的坑,却不小心歪到了胶带坑里,买了许多不是必需品的和纸胶带,不知不觉便堆成了一座小山丘,用也用不完。
个人比较喜欢的手账记录形式是,bujo与时间轴,还有计划本和to do list
其实手账衍生而来的各式物件全为点缀本子而已,入手与否取决于个人,视能力而定便好。
②
没入坑前,对事大多三分钟热度,许多事情算是上手摸过便罢,买的书也大多只是用来堆成小山铺满尘土,极少真正翻阅。
人的记忆十分有限,许多事情并不能永远记忆,不出半点差错,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用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了,不管是备忘录还是记录美好的事物,个人都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所谓生活需要仪式感,便是如此。 每日花费不必过多的时间,记录每日的作为,到年终时再看,究竟有没有完成自己的期许,一目了然。同时还能让时光倒流,回想起某日某事的喜怒哀乐,想来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③
看到美的事物,总是没有太多的免疫力,翻看过许多别人的手账,惊觉实在是美不胜收,奈何自己实在没有那样的才华,拼贴出别样的精致画面,惹人羡慕。
最好入坑的形式,个人以为算是bujo与计划,严格来说,只需一支笔、一把尺子和一本本子便可,但排版却是一个令人无比头疼的技术问题。
玩了这么久,在排版上,我依然还是个废渣,根本贴不出特别好看的手账,基本都是胡乱抓来胶带、胡乱拼贴,随意书写作罢,便连一手字也是歪歪斜斜,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但仍是偶尔晒出,大概是因为胶带比较贵吧,当然也有分享努力的成分在。
现在许多入坑一两年的手账er,几乎都能拼贴出特别好看,令人觉得赏心悦目的手账,并以此吸粉无数。大家一起分享生活,感觉也挺好的,只是不禁感慨,自己究竟何时才能画得一手好画、贴得一手的好版面。
④
每日睡前,惯爱用 to do list 写下第二日打算完成的项目,然后第二日尽力完成自己设下的目标,并在当天结束前做出总结,查看自己当天的完成进度。
初时觉得完成起来,觉得十分艰难,毕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便浪费掉了许多本可不被浪费掉的时间,所以觉得时间不够用,当然也包括了自己能力范围外的成分,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乐意写满了一整天的to do list ,并用时间轴予以记录,在当天结束前,看看自己的时间究竟都浪费在了什么地方。 例如看电视、玩手机消耗掉的本不该被浪费的时间。
日子久了,自觉改变还是挺大的,虽然每日完成的目标很少,很有挫败感,但相比从前,跨度不是一般的大,总算完成了几件自认为非常需要坚持的项目,略有成就感,并以此努力完成其他的目标。
进步虽然不及自己预期,但前进的步伐真的能被看见。
不得不说,做手账的心态十分重要,当我心想以达成目标作为前提时,我满心的动力已经变成了完成任务并且打上一个小勾勾,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晚上的总结便会没东西可以记录,空窗本子的感觉其实挺不舒服的,尤其是对还有强迫症的我来说,更是如此。
当我作好了完成 to do list 的准备时,惊讶地发现,原本根本无法安定地坐下来学习、码字的自己心态变得沉稳了许多,不再如坐针毡,不会轻易分神去看手机或是其他不相干的事情,因为这样十分有可能会导致自己无法完成任务,甚至是影响其他任务。
想出去闲逛的心变得安定了,看书也变得能够集中精神了。更重要的是, 耗费的时间里留下了自己努力过的痕迹以及日积月累的已达成的目标。
个人以为,晚上提前作好了第二天的规划,第二天便能抵挡住诱惑,会因此变得有规律和效率,完成任务的速度也会比不作规划的情况下要快上许多, 而且也更为认真积极些,轻易不敢对自己含糊。
不知道同掉入手账坑或是坚持每日写规划及总结的大家,自以为感觉如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