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一三) 【原书卷六·四七】
司空表圣论诗,贵得味外味。余谓今之作诗者,味内味尚不能得,况味外味乎?要之,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乡党》云:“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则不食之矣。”能诗者,其勿为三日后之祭肉乎!
司空图,(837~908),泗州临淮(今江苏盱眙)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味外味,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多用之于论诗。宋苏轼《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十:“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味。”清赵翼《瓯北诗话·元遗山诗》:“鐘、谭等又从一字一句,标举冷僻,以为得味外味。”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黄思宪《知稼翁词》,气和音雅,得味外味。人品既高,词理亦胜。”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释义:祭祀用过的肉不能存放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语出《论语·乡党》。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语:“余谓今之作诗者,味内味尚不能得,况味外味乎?”他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出新意,去陈言。”而在我看来,此法对当今初学诗之人尚嫌高深,“能表意,合格律。”可以算第一步。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到位,把遣词造句都安排得符合格律诗要求,把这个基础做好了,再“出新意,去陈言”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