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六讲(二)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六讲(二)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07:45 被阅读124次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六讲(二)
            妙果寺则金法师 讲解
        二0一八年十月二十一日
“而随悟净之缘者”。那么前面讲的这一段,都是因为我们是随这个佛悟到的境界——清净的法,这样的因缘来说的。接着后面就说,如果你想最快速度、最直接地、最圆满地成佛,那就是“求其直捷痛快,至顿至圆者,无如持名念佛之一行矣。”前面讲的是凭自力修行嘛,那这里有一个转折,就是说如果想最快速度、最直接了当、最圆满地成就上面说的成佛的功德;就是成佛这件事情,那没有什么比得上“持名念佛”这一个行门了!就要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让我们最快达到我们成佛的目标的。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子的,后面它就会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我们看下文:“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两妄,心佛一如。于念念中,圆伏圆断五住烦恼,圆转圆灭三杂染障,圆破五阴,圆超五浊,圆净四土,圆念三身,圆修万行,圆证本真,而圆成佛上妙觉也。一念如是,念念皆然。但能念念相续,其伏断修证,有不可得而思议者矣。”到这里,好。这里就跟我们介绍了一下,为什么说念佛可以让我们最快速度、最直接、最了当地圆满成佛呢?
他说:“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就是我们当下这个能念佛的心呐,它本来是真实的一个存在。但是因为我们众生无明的缘故,刚才前面讲了啊,就是无明、迷惑颠倒,而显现出来一个虚妄的境界,就像我们一迷糊睡着了,做出一个梦境来了一样。那么这个“全妄即真”呢,就是说整个梦境、假象它是不可能离得开真实的。如果没有那真实的心,这个梦是做不出来的,对吧?但是你不要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哦,真的变成妄的,妄的就是真的。”这个话就有点自相矛盾了对不对?我们凡夫还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对吧?所以要从“从真起妄”的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不是把真、妄划等号。
佛法没有真、妄。真正的要让我们见到的是“如”,就是那个真实性本身,是离开了凡夫境界内的真也好、妄也好,离开了这两边的。因为凡夫境界当中的“真”跟“妄”还是妄,是戏论,所以要离开凡夫境界,叫入不思议境,或者说入不二法门。真正的不二法门就是那个真实性本身,佛法有时候给它取个名字叫“如”。
后面“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那我们所念的阿弥陀佛这个佛号,或者说这尊佛呢,这尊佛就是以他的全部的功德来安立了他的名字的,叫做阿弥陀佛,对吧?我们凡夫不能随便叫阿弥陀佛对不对?因为我们没有他的功德嘛。所以阿弥陀佛之所以叫阿弥陀佛,是因为他有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所以说叫“全德立名,全名即德”。那么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它就包含了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所以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跟阿弥陀佛整个的功德在沟通了,已经在做链接了!按我们现在这个网络用词来说,也很形象。就像那个网站上一样,有个网站的名字,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对吧?你一点击,是不是它就把整个网站里面的内容全部打开了?那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其实背后就已经蕴含了整个阿弥陀佛的所有的功德。
后面,“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那我们这个当下能念佛的心,我们念阿弥陀佛,那么念阿弥陀佛这个当下,当然就没有念其它的佛,因为你当下念的就是阿弥陀佛嘛。你专注地在当下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你念的那句佛号就是能念的心,其实是没有分开的,除了这个当下的一句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一下,我们所念的这句阿弥陀佛佛号,你念的当下,离开了这句佛号,还有另外一个能念佛的心吗?肯定就没有了!也就是说我们在念佛的当下,我们的心跟佛号是没有分开的。
“能所两忘,心佛一如。”如果上面说的道理你理解了,你用心地去念佛,念到一定的时候,真正地专注到了极处,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号,这个两者之间的对立会消失,或者说你会忘记。不但会把这个对立忘记,其实,把身体忘记有些人都有体会的,对吧?!念佛时只要专注地念佛、专注地念佛,它是可以消除那种对立的感觉的。那么那种能所对立的感觉一消除以后,当下体会到的就是“心佛一如”。就是我们“能念佛的心”跟“所念的佛号”它成了一个,成了一体。这个时候呢,可以算是真正地用心念佛了!(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六讲(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ho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