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八讲㈡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八讲㈡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07:30 被阅读81次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八讲㈡
          妙果寺则金法师 讲解
          二0一八年十一月四日
    这里还是讲佛的知见,他讲:“现前离念的灵知”。我们现前一念,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跟那个木头石头不一样的东西,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有的,也有称之为“心”,是吧?也有称之为“性”,这里就叫做“离念灵知”。就是离开了念头,但是还是清清楚楚的、那个灵明不昧的那种功能,我们有这样的一种性能。但是这个“灵知”呢,“不能孑然自立,必随缘起”。其实这一句话,它是从修证的、修行的角度讲的,就是怎么去见、怎么去感受那个“灵知”。这个是相当于“比量”的认识,就是通过像照镜子一样地,去认识那个灵知本身。
    其实那个“灵知”,如果按究竟来讲它就是绝对的,不需要什么因缘;还要需要因缘去成立它自己吗?不需要的。但是作为我们凡夫修行的过程当中,你需要有一个借助因缘去认识它的这样一个过程。就像我们照镜子,我们认识自己的相貌,我们需要拿一块镜子来照一下。那么我们现在想认识这个“灵知”,感受这个灵知,我们就需要通过种种因缘去发现它、去感受它。这样子我们才有机会,最终认识到那个离念的灵知——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
    但是认识这个“离念灵知”要随缘。其实除了佛之外,还有九法界的缘起,我们不随佛法界之缘,我们就会随着其他九法界的缘起。因为离开了十法界外,没有其他的缘起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离念灵知”,你随着什么因缘,它就产生一个什么状态出来。如果我们是随着佛的因缘,那当然你就很容易发现这个“离念灵知”嘛。因为这个佛就是亲自证到这个离念灵知的,换一句话说就是亲自证到那个“心”的。
    我们凡随着这个佛的因缘去修行的话,就是很容易就可以回到那个“离念灵知”。如果是随着其他九法界的因缘呢,那要看随什么因缘了。从最低的地狱到菩萨,从低到高,你随高层次的,你就容易回到这个“离念灵知”;你越随那个低层次的,你就离这个“离念灵知”越遥远,就越难发现它。那我们当然希望随着最高层次的呀,最好是随着佛的这个缘起嘛,对吧!
    那随着佛的缘起当中,最好的无过于以“信愿心持佛名号”。最好最快的、最直接的,就是我们要随着这个信愿行三资粮啊,来修净土法门。因为这一句佛号里面就已经具足了阿弥陀佛的全体的功德、全部的愿力。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信愿念佛,就已经跟佛的缘起、跟佛法界的缘起在相应,在做沟通啊,在不断地融合。那当然这样回归我们的那个现前一念心性,或者说灵知,当然是最快的,对吧!
    那么持佛名号呢,他有个要求,就是说“但信贵深”。信心,这个“信心”着重在要深入,不能像那个油浮在水面上一样的,泛泛的,没有力量。信得越深切,这个力量就会越大。那么“愿贵切”,就是发愿往生净土的那个心要真切恳切。因为愿力越真越恳切,那我们的心的力量调动起来就越大;我们的心力越大,与佛的愿力就越相应,那我们的愿望就越容易成就。后面“持名贵专勤”,具有了前面的信愿以后,接下来就要念佛、持名。持名不要懒惰,要专一、专注、精进。这样子,信愿行三资粮的这个分就很高了。
    后面讲“果以深切专勤之心,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己知见。”如果真的是以这种深切地——就是“信深愿切,专勤持名”,以这样的一种心态、心境来念佛求生净土,就是以佛的知见来为我们凡夫的知见。因为我们的那种心跟佛的心是相应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心是随顺于佛的心的。这就像那个什么?打个比喻说,我们世间人讲“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对吧?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人他会聚集到一起呢?就是因为大家的心态、内在的那个心境、观念它比较类似。
    那我们凡夫的心随顺于佛的心,就以佛的知见为自己的知见。那么这样子的话,就是“念念中”都是“以佛知见”来治了我们众生的知见。就是已经转化了,把我们凡夫的那种迷惑颠倒无明的知见,用佛的知见给转过来了。转的过程就是治疗的过程,所以佛叫“大医王”啊!能治众生的一切无明病。我们都是有病的人,这个要说严重一点,真的是啊!真的是“精神病”来的。凡夫都不是正常状态啊,只有佛才能够称为正常的状态,知道吧!那我们以佛的这个知见来不断地转化自己内在的邪知邪见,破除我们的无明,对治我们的烦恼。那这样子呢,我们慢慢慢慢地就治好了嘛,这个病就治好了。(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八讲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ry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