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孝的精义

作者: 冯静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08:19 被阅读55次

《论语》中是非常强调孝悌观念的,并将孝悌提升至做人之根本,其他的一些古典文本《孝经》、《弟子规》、《三字经》也是如此。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在家是孝子,出门在外就不大会恣意妄为,胡闹生事。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话的大意是: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友爱的人是很少会犯上捣乱的,不会犯上捣乱而好造反的人,这是不可能的。君子致力于学问之道,建立内心的修养,学问的根本在于培养这个孝悌 ,也就是人性光辉的爱,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朋友乃是做人的根本。

既然“孝”如此重要,那么何为孝呢?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否真的领会了孝的精义?我个人觉得我们在努力做一个孝子时,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孝”在某些层面上与西方提供的“爱”相似。

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一直对这句话是存有疑问的,特别是自己做了母亲以后,更觉得是胡扯,父母非圣贤,怎会无不是呢,更何况社会上存在了那么多不成熟的父母。所以说,“愚孝”即对父母言听计从,并不是真正的孝。那么孝是什么呢?父母照顾了你几十年,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反过来照顾它们,同时还要尊敬他们,这就是孝了。

2.“孝”要建立在“信”的基础上。

《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通常理解是:“父亲还活着时,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过世了,要考察他的行动;如果能够三年不变父亲传下来的规矩或道路的话,可以说是做到了孝。”对这种译法,很多学者是存在疑问的。

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即宗教里所说的“智慧眼”,还有一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入无书”,我们看到上述译法时,就要想一想,假若这个父母品行不端,做得事情是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那么作为他们的孩子还要一直跟着他们错下去,甚至于他们过世多年都还要继续错下去,否认就是不孝。这种说法片面强调了对父母的依从,显然是与《论语》精神背道而驰的。

所以我们将这句话译为:一个人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诚实可信、言行一致;当父母不在面前,乃至父母过世了,也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父母过世多年,依然能够做到诚实可信、言行一致的,这就是孝子了。

3.“孝”重在内心,需量力而行。

我们再来看看《论语》中的这句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中的“事父母能竭其力”就是讲孝道的,这里的“竭其力”是指讲孝道也要量力而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切莫为了尽孝去做违法乱纪之事,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古语曰“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这里的“原心不原迹”即指是否孝顺要看他的心孝不孝顺,只要有孝心,这个情感是真实的,就是孝顺的。

做好上述三点,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是孝子了,切勿做一个愚孝之人。

相关文章

  • 《论语》中孝的精义

    《论语》中是非常强调孝悌观念的,并将孝悌提升至做人之根本,其他的一些古典文本《孝经》、《弟子规》、《三字经》也是如...

  • 《论语》中的“孝”

    孩子不爱学习,不好好工作,不爱护自己身体,家长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唠叨、说教甚至打骂,都不好使。原因在哪?...

  • 儒家家长制的支配—服从关系决定了“大一统”的扩张性

    儒家经典中充斥着大量宣扬孝的训诫。《论语》中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孝经》中说,“孝莫大于严(敬重)父...

  • 孝悌而后君子,君子而后承担社会责任

    听了杜老师“致孝”16章的解读,对《论语》中的“孝”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首先,《论语》开篇2章,就明确了孝弟乃君...

  • 《论语》中的孝之道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 2020-10-20

    2020.10.20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效果_孝,要读圣贤书,金刚经,大学,六祖坛经,论语等,夫孝德之本...

  • 孩子是我们的拷贝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我认为,孝在行动。 百善孝为先。《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

  • 《论语》为政篇中的孝

    《论语》为政篇记载了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次“问孝”的叙事,每一则都是对孝文化的阐释,每一则都有丰富的文化内...

  • 浅读论语中的“孝”

    最近学习论语,对其中部分孝字章节浅析,发现书中的孝字,已不单单是一种行为,上升到骨子里,成为根,成了本,成为终生的...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中成语 犬马之养: 释文: 供养父母的谦辞。 原文: 《论语·为政》(2·7):“今之孝者,是谓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中孝的精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kg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