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在潍县之下的一个小镇上,有一户姓彭的人家,以相谋生,代代相传。彭家所相,与人无关,只相精怪,有言说精怪在人间久了,沾染人的习气,人非人,精怪非精怪,有违天理,故不管个中缘由,都必须请走,不从者,自然是没有活路的。而他们做的便是这档子营生。
祖上的规矩,凡男子满十六岁,学成即需独立,后世所经营不能牵连家里(在他们看来这门手艺是损阴德的,对个人有影响),独立后接管家中营生,孝养双亲。说来也巧了,彭家到彭中刚刚好已是第十八代且是代代单传至此。这规矩就像是独家量身定做一样。
彭中十五岁上就独立了,一个人搬去河东自立门户,亲手种下一片桃园挡煞气,搭一间桃木屋,就连院篱笆也是桃树枝子插起来的。一干就是十多年,祖业倒是经营的很好,偏是这为人执拗又木讷,远近闻名,以至于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未成家。
尽管如此,镇子上最能说的牵线婆子三请四请也不会登他家的门。虽说彭家算不上富户但肯定不是贫,可就是没人愿意接这个单。
庄户人选女婿,要看他那把子力气能挺到哪里,不能让良田塌了架子是最基本的,也要会点子人情世故,妮子在家里不受气。再看彭中呢,一样不占。要说稍微富贵点的虽然信这一门,但是却不愿意粘上,毕竟不稳定,也不被世俗所接纳。
为此老父亲都愁白了头,担心祖上的香火断在自己手里,亲自去河东桃园找他,让他务必去看看那妮子。这是彭中的老父亲舍了张老脸,左求右告的好不容易求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