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1。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大风汗出,灸諱讀,諱讀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諱讀讀,諱囍应手。从风憎风,刺眉头,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眇络季胁引少腹胀,刺癥癥。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癥与痛上。八癥在腰尻分间。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人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博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机。立而暑解,治其骸关。膝痛,痛及拇指,治其。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连衔若折,治阳明中俞癥。若别,治巨阳少阴荥。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上五寸。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上为关。头横骨为枕。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齿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䯒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3。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癞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注释】
1、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不足,指正气不足,营卫之气不足,五脏之精不足,故曰不足则补,补五脏之精气也。有余,外感风邪,邪风有余,故曰有余则泄,泄除风邪是以。
2、髆bó:肩胛骨也。
3、扁骨:指扁薄而宽阔的骨骼。扁骨无空,有渗灌血脉之纹理,渗腠理而代髓之功也。
止一箴言
1、犯风邪者恶风,犯寒邪者恶寒,犯暑邪者恶热,其治也,浅表则发汗解表,和一而已。深重者,首固本培元,调和五脏之精气,以阴养阳,以阳助阴,内强营卫,外施针砭,和一而已。
2、伤食寒热,寒则灸,热则刺,灸以补,刺以泄,不已,则汤液醪醴于内,灸刺于外,和一而已。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春秋】老子 著,止一 解读:《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