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几天前下了一款K歌软件,没意思的时候就对着它鬼哭狼嚎,自得其乐。
对于唱歌这件事,我是喜欢,但不擅长。生活里其实有很多事情,对于我来说都是喜欢,但不擅长。然而,这种事我又总能做得不赖。
你要从擅长不擅长来推测,这是没道理的,毕竟我实际状况摆在那里,不擅长就是不擅长嘛。不擅长在我们的脑海里约等于做不好,做不好在我们脑海里又约等于永远做不好。
可我又做得不赖,这个结果说明,事儿能不能做好,跟擅长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或者说,仅仅存在着间接联系。
那能不能成事跟啥直接挂钩呢?是喜欢不喜欢。
喜欢,你哪怕不擅长,你也总想去做,对吧?心痒痒,手也痒痒,然后你就总做总做,做着做着,就一点儿一点儿地,擅长了起来。
所以,归根结底呀,还是得喜欢,得有兴趣,有兴趣,就有劲,有劲,就肯干,如果是特别特别喜欢,就会玩命地干,还会经常干。
任何一件事要是能被人经常干,就已经能达到熟练水平了;这要是玩了命的经常干,那得啥样啊……
就拿我唱歌这事来说,先天五音不太全,打小也没经受过任何专业化的训练,调门儿还总把握不好,这就导致我唱歌的时候,总跟伴奏闹别扭。要么唱的比原版高八度,唱到破音;要么则比原版低八度,唱到没音。谁要说我自来就擅长唱歌,那纯属瞎扯。
然而,不擅长是一码事,喜欢又是另一码事,那我喜欢不嘞?是真喜欢。
音乐,是多么的美好,语言达不到的疆域,旋律能达到。每当迷惘困顿,大嚎一曲,顿感酣畅淋漓,精神面貌都为之一新。苟日新,日日新,唱来唱去多开心。
这就又导出了喜欢的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它能让你有幸福感,让你开心。开心有啥好处嘞?开心本身就是最大的好处嘛,“人生苦短,最重要的呢,就是开心”,偶尔做点不难为别人,同时让自己也很开心的事,总是不错。
再者呢,开心,幸福感,能让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专注,全情投入,而且,想研究,爱琢磨。啥事儿都经不住你琢磨,琢磨来琢磨去,没道也能摸出道道来。
你看,喜欢是有多重要。
2.
你说,这世界上存在绝对的懒惰与勤奋吗?我觉得是不存在。
你不能指着任何一个人的鼻子说:他是个懒汉。这不科学。
你只能说:这个人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了懒惰的现象。这才比较准确。
为啥呢?你没看到这个人干活的时候拖拖拉拉,但吃起螃蟹来那个不嫌费事吗?
我就是这种人,当然,情况不同的是,我在吃螃蟹方面,懒惰得很,恨不得整个塞嘴里吞。
所以说,我们只能说某个人,在某些方面懒,绝对的懒汉是几乎不存在的。
那是啥导致的他在这个或那个方面懒呢?还是不够喜欢嘛。不喜欢,不认可,没快感,自然就失去了内在动机,做啥事可以少得了内在动机呢?内在动机没有,哪怕用鞭子抽打,也只是眼前的一阵儿,鞭子一拿开,该啥样还啥样。
喜欢是啥?喜欢是灵魂深处的小皮鞭,还是插在永动机上的小皮鞭嘞。
我从中学开始,就酷爱文科,对理科兴趣一般。当然了,擅长度其实还凑合,两类科目分数也差不到十分开外。但师长们是草木皆兵的,哪怕这类科目连续几次比那类科目低哪怕一分,就会被称为偏科,行话叫瘸腿儿。
我这理科自然就瘸了呗,然后父母就很忧伤,他们总觉得:这个孩子理科方面瘸腿儿,代表着他脑袋瓜子懒啊,不爱思考啊,这不爱思考,将来在社会上是要吃亏的呀。
不爱思考会吃亏,这个结论是科学的,但说我不爱思考,那还是对我不太了解。父母不知道的是,我仅仅是在某几个科目上懒得思考,在其它一些科目上,我可爱琢磨嘞,可爱研究呢,那些高年级的课本,早被我在小学没毕业时就读了个干净,哪怕晚上不睡觉,也愿意躺在床上想关于那些科目的问题。懒吗?一点儿也不。
我很庆幸父母在选择文理上给予了我蒙昧的支持,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当时我们县高中理科与文科的重点大学录取率是五十比一。
很多孩子同样喜欢学文科的家长,很清醒,很务实,考虑得很长远,为了保证孩子将来能上好大学,最后把自己的儿女都逼成了理科生。
结果是:他们没成了那五十,我成了那个一。
你说这是孤立的偶然吗?我说是普遍的必然。
道理很简单:这个学科门类再牛,你不爱学,每天看着它的金字招牌,自欺欺人地磨洋工,还怎么杀进前百分之二十?但某个学科门类虽然道很窄,但禁不住我爱,越爱就越爱做,为了走这条道恨不得光脚踩钉子,杀进前百分之十都是合情合理的。最终,社会在用你的时候,不看你所在的是热门还是冷门,在乎的是你到底是不是前百分之二十嘛。
3.
每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再强调一次,我们要追寻的,未必非得是那个最好的世界,而是真正适合你的世界。
这跟搞对象别无二致,不求最好,但求最舒服。眼前的人是要陪你走完整个后半生的,相处的舒服,在普世标准里哪怕排倒数第一,又怎样,你该舒服舒服你的,不耽误。但如果对方让你真实的感受一直很烂,哪怕他是个电影明星,也不能结婚。
都说选准了人决定了自己下半辈子每个闲暇时光是否幸福;那么选准了要干的事情,就决定了你会带着什么样的感受,去经历生活里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忙碌。
选择的标准,并非暂时的擅长不擅长,除非真的是有硬性缺陷,否则眼前的擅长与否,都仅仅是过往各种因素累积到目前的存量。
标准还得是喜欢不喜欢,喜欢,肯卖力气,就是最大的增量,毕竟,人生那么长,不提当年勇,还得看增量。
有人说,那如果我三分钟热血,两天半新鲜,喜欢了不久,就又不喜欢了,怎么办?
没关系。喜欢不用维持太长,有那么一阵儿,都够了。
为啥呢?你看,你对某件事儿感兴趣了,来劲了,然后就忍不住手痒地反复做啊做,做来做去,就做到了一个熟练甚至是擅长的状态了,对吧?
那么这个时候,哪怕你由于机械重复,已经做腻了,不像当初那么喜欢了。但没关系,现在的你,倒是不如当初喜欢了,但你又多出一样,你比当初,擅长了好多好多。
你擅长了,就会收到正反馈,正反馈会让你误以为,啊,这件事我好喜欢。接下来就是,越敢越擅长,越干,也就越喜欢了。
不必左思右想,选择哪一种,自己最终才能干得漂亮。
喜欢哪种选哪种,喜欢暂时不能给你漂亮的结果画面,但它起码能让你,先干起来,且不停地,干起来。
End.
各平台开白等事宜请给我的经纪人bingo_发送简信。(发送方式:点击蓝色字体)
网友评论
你不能指着任何一个人的鼻子说:他是个懒汉。这不科学。
你只能说:这个人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了懒惰的现象。这才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