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想说的很多,想写下来的时候,却不知道表达什么,其实80后刚出生的年代,艰苦的条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给了80后很多好的东西,让他们具备了很多很好的特质,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有责任感,80后已经完全成长当今这个社会的顶梁柱了。
直到至今我也是不认同国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或者说不应该一开始就实施这么严格的政策,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确实太严格了,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福,没有爷爷奶奶,父母一辈,以及后面的超生大军,中国人口规模不可能达到如今这个程度,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没有这么多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那么多的摩天大楼怎么盖的起来,毛主席时代所说的人多力量大,如今看来依然很有意义。
还是谈一谈当年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吧,80后所处的时代,新兴事物刚刚萌芽社会变革也是日新月异的,教育这一块大部分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了,可以这样讲,80后属于基本脱盲的一代了,但是也不敢保证有些困难的家庭,孩子生多了,不给孩子念书的,或者只念到三四年级就辍学的,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的。
我的父母还是很开明的,也很重视教育,所以只要我们自己想念,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勒紧裤腰带,也会供我们读书。农村人,靠天吃饭,能挣多少钱啊,都是血汗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所以普遍都很穷。
幼儿园只读了一年,七岁就开始上一年级了,幼儿园上学好像也是自己跟着大同学一起去上学?有点记不清了,自己回家吃饭,就是这样的幼儿园,也基本学会了拼音,学会了数字,印象中好像还记得幼儿园毕业还考试了, 老师读韵声母,我们写。
那个时候的我们大部分学生都是热爱学习的,咱们可是完全没有父母督促,自己有兴趣,有动力,所以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不错,说不上是学霸,也是名列前茅。
没啥好玩的,没啥好吃的,小时候基本上吃的都是自给自足,自家养的鸡鸭鹅,下点蛋,过年几家杀一头猪,一起过年,不过很快这样的传统也没了。过年也是去街上买猪肉,啥东西后面都去街上买,所以说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形成了,也改变了老百姓的方方面面,那个年代最体面的供销社,粮站后面也慢慢被时代所淘汰。
小的时候没啥玩的,可能伙伴就显得更重要,一起玩,一起打闹,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挖田边的红薯,一起玩泥巴,过家家,一起玩纸片,纸飞机,跳田字游戏,跳皮筋。是不是特别绿色特别环保,完全不像现在的孩子被一大堆塑料玩具包围,还不能过瘾。
时代变了,现在的孩子完全不缺少物质的东西,反而是我们小时候那种邻里的氛围,朋友的相处,他们缺少的反而是精神上的东西。
所以说可能80后的感情世界更丰富,更多元,也更敏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