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疫情让教学创新者们暂时无法面对面交流,但也给了我们探索新的交流方式的机会。西浦ILEAD在疫情期间特别推出“教学创新在线大讨论”活动,每周六晚20:00-21:30在ILEAD教育创新者社群中聚焦老师们共同关注的教学创新话题,展开多角度深入讨论。
讨论中的精彩观点我们将摘录并发布在西浦ILEAD微信公众号,以供更多感兴趣的同仁参考和学习。本篇是第四次线上讨论实录,欢迎您留言分享您的观点,更多教学创新讨论群正期待您的加入!(关注西浦ILEAD,回复“入群交流”加入微信群)
ILEAD教学创新线上大讨论
第4期:教学中什么环节是无法在线化的?您是否同意自己的教学可以完全在线开展?
时间:4月4日 晚上8:00-9:30
引导语
各位朋友:
我们今天晚上的微信群大讨论8:00就要开始了,在此特别鼓励每一位老师积极发言。我们比较自由,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实践畅所欲言。当然,也可以根据别人的观点提出问题,或表达赞同,或进一步深化,都是很好的参与。
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教学中什么环节是无法在线化的?您是否同意自己的教学可以完全在线开展?
欢迎大家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发表看法。例如现在完全在线教学,和过去的线下教学相比,您做了什么改变?您现在的线上教学和过去的线下教学有哪些不同?开学以后您还会继续在线教学吗?哪些会继续保留?线上哪些会转到线下?为什么?
期待精彩观点的碰撞!
讨论实录:
任老师
一、教学中什么环节是无法在线化的?
1.不同类型的课,所依赖的资源不一样;对非计算机资源依赖性大,没有这个资源学生没法做,而学生又没有能力或必要购买该资源的课或教学环节,无法在线化。
学生没能力购买的资源有:
国家禁止向个人出售的剧毒化学品、价值高昂的实验器材设备、学生买得起但是实验过后再也用不到的实验器材设备、实习所需机床、学生实习所需的真实环境。
2.特定课程特定平台的特定环节。
比如,我在中国大学慕课这个平台上开的《职场沟通与生活艺术》,作业要求学生互评,而互评又只能在计算机上操作,有的学生没有计算机,就没法评价别人的作业。但是在学习通、钉钉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任老师
二、您是否同意自己的教学可以完全在线开展?
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课的话,我的课《职场沟通与生活艺术》需要每名学生都有计算机;在学习通、钉钉上课的话,我的课《职场沟通与生活艺术》可以完全在线开展。我认为在线教学不但做到了与实体课堂教学等质,而且质量还超过了实体课堂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班240位同学,在实体教室上课,不可能每位同学都感觉跟老师是等距的;
2.在实体教室上课,后面的同学看课件不会这么清楚;
3.在实体教室上课,没有录像,学生听课没跟上的话,没法看回放;
4.我晚上上课,不敢拖堂,担心赶不上回去的班车,但是在线教学不用担心,可以稍微晚一下;
5.我原来一直用的混合式教学,这个优点原来就体会到了:在线互动,参与的学生可以很多,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有的同学同一个问题还会发几次言;
6.小组合作可以通过直播录像了,各个小组把自己的整个讨论过程录像,一是可以长期保存,二是可以发到班级群里,让同学们更加客观地评价,这在实体教室上课是做不到的。
我说完了,敬请批评指正。
王CJ老师
情感培养难在线!
任老师
我觉得情感培养也可以在线,我跟学生的互动挺好的,感情交流也挺好的。
王CJ老师
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熏陶,在线无法有。
孙老师
1.教学中什么环节是无法在线化的?
我认为,目前可进行线上教学的手段比较多,基本上所有教学环节都可线上教学。比如,前一段时间我还在为一门小组讨论课发愁,怕学生不返校没办法上课。现在,我们决定尝试在腾讯会议上讨论课,从下周开始,很期待,应该可以进行。
2.关于是否同意完全线上教学?
我认为,最好是混合式教学。既有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有线下共同讨论和教师讲解的过程。
赵SL老师
我不同意完全在线,在线是一种工具。
1.学生学习知识是一方面,真实特定环境里人际交往、文化氛围对于全人的发展和培养更为重要,教学也是如此,教会知识仅仅是一方面。
2.对于学情的全面掌握需要使用一些辅助信息工具,比如问卷、投票、主体讨论等,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学情的全面掌握。
3.一些作业我还是希望看到笔墨纸香,不赞成完全在线。比如一些感想、论述之类的,写一写要比复制粘贴更有意义。
ILEAD 张晓军
真实环境里文化氛围对全人的培养,您在以前的线下教学里实践过吗?怎么实践的?
赵SL老师
@ILEAD 张晓军 线下的,之前做过午餐会,每周一中午在学校食堂和学生一起用餐,2-3人,情感交流,师生交流。石头剪刀布决定谁来买单,这只是一个小活动、小路径。
谢老师
@赵SL老师 那个石头剪刀布决定谁买单,学生愿意吗?
赵SL老师
@谢老师 学生还是AA制,各买各的单。学生出一名代表与我石头剪刀布,谁输谁买单,食堂一餐饭十块左右。
任老师
感想、论述不一定是复制粘贴的啊,实体课堂也会有抄作业的啊。
赵SL老师
是的,课程特点不一样。我的课程的练习题目,如果完全放在线上的话,学生百度一搜就知道答案了,我得到的数据就是无效的,我发现了这个现象。
ILEAD 张晓军
@赵SL老师 哈哈,我的问题是,学生百度可以得到答案的问题,您为什么要让学生去做,以后他们如果碰到这种问题,自己去百度不就行了,现在需要记会吗?
赵SL老师
@ILEAD 张晓军 比如我们复习上节课内容,管理类的,有的案例什么的,是可以从网上搜索到的。
吴H老师
我赞同赵SL老师的,在线永远是一种方式,在线教学还是要抵达教育的本质。我是认为,首先搞清楚教育的本质之后,在线和传统都是一种工具,我们再利用不同教学工具的优势达到我们要教育的目标,线上教学还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还有很多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跟不上的。对于某一些特定的知识,如果要进行线上教学,前提是学生得学会跟老师一样进行思想实验,我听我们学校老师上生物课就是这种感觉。
隋老师
氛围难以在线化,氛围需要聚集,而氛围和具体的学习场景对教学效果很重要~
梁老师
讲授环节可以在线完成,但是学生讨论环节在线缺乏学习氛围。
ILEAD张晓军
@隋老师 @梁老师 你们说的氛围,到底是什么?线下的什么东西塑造了这个“氛围”?
梁老师
线下的学习氛围,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会产生亲近感。在一个教室讨论时,学生能受周围热烈讨论氛围的影响,但是线上只有一个小组内部的讨论。
隋老师
@ILEAD 张晓军 师生之间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交流,默契,还有某一个点上你强烈的认同与不认同,即时的讨论,通过在线平台会打折扣,这些构成了学习的氛围~
隋老师
还有就是,线下的节奏是线上很难实现的~线上节奏比较容易各说各的,线下有了面对面交流,更有默契,节奏把握得更好~
邓老师
在线氛围营造方式和线下的有区别,完全依赖课堂上的氛围营造方式不合理。
ILEAD 张晓军
@邓老师 您能不能说说,在线氛围是什么?怎么营造?
邓老师
@ILEAD 张晓军 老师,我有一门课是《经济学原理》,这门课案例多,所以以前线下经常组织翻转课堂模式,讨论效果还行,但是把讨论搬到线上就惨了,学生在线上要口无遮拦很多,我要花很多精力在控评方面。
基于以上经验,我觉得在线的学习氛围不能鼓励大家都参与,而是老师先抛观点,学生们投票,再请个别同学出来表达,再请人投票或补充。
邓老师
@ILEAD 张晓军 老师,您看就像现在我们在讨论一样,大家都在群内发言时,很多有效信息就错过了。所以不能按照线下的模式要求线上氛围。
王WW老师
网上教学很难形成一种探讨的学习氛围。在我们还不熟悉学生,学生也不太熟悉老师的情况下,老师往往要依靠观察,鼓励那些想发言但又有点畏惧的大学生大胆表达观点。当这部分学生慢慢成为积极分子,老师又要开始观察鼓励更多的学生。我觉得这种就是课堂的情感流动。
学生也通过观察学习老师在表达时的思路、方法和情感,甚至肢体语言。这部分是网上不能完成的。在网上,也许也有学生互动,但很难观察到有部分迟疑的学生,从而不能通过互动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观点。我是教贸易的,也许这是文科的例子吧。
齐老师
这个通过设备改进,目前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吴JL老师
大家面对面沟通交流中的情感培养还是无法替代的。
周老师
我也不同意完全线上:1.我们没有办法观察到学生最直接的状态;2.长时间的线上,每天面对着电脑,缺乏人与人交流的温度感; 3. 线上课程老师主讲较多,信息量非常大,学生不一定可完全消化理解~
纳老师
我也不太同意完全的网上授课,很简单,文科的课程、体验性教学的课程、实验课是不能依靠网络的,前面也有老师提到情感培养、价值培养都是离不了面对面的引领和熏陶的。
ILEAD 张晓军
@纳老师 您觉得文科的课程为什么不能在线化?哪个环节不能在线化?
纳老师
文科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或许可以搬到网上进行教学,但是,大学不同于中学,它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领一定是全方位的,一定是有温度、有态度、有引申的,有时候可能还是有针对性的。上述内容正好是文科所有学科的精气神,网课是平面的。
向阳开
我也不太同意完全的网上授课,理论性的知识点可以在线教学,但是技能类例如跳高技术是不能完全网上授课的。
张QW老师
个人觉得完全在线不太可能。毕竟线下课堂教学可以面对面即时交流,还有情感交流,这是在线教学包括直播教学无可比拟的。如果要完全在线教学,很重要的取决于课程的性质。那些理论性课程,可以做成慕课,开展直播教学和答疑,应该可以。
但是对于那些操作性比较强,需要实际操作或现场参观学习,以及开展小组活动(相互讨论)的课程来说,应该有一部分线下教学才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以我的《设计思维》通识课为例,大部分内容需要小组围绕问题开展讨论,并形成讨论结果,有的甚至需要现场动手完成。像这样的课程如果完全线上教学,效果会打折扣。为此,我不得不缩减教学内容。
于老师
不同意教学完全在线,适合在线的用在线。无法在线的环节有两种,一是不愿意在线的,例如,有的老教师不会或不愿意在线;二是无法在线的,对老师来说,实验部分是需要动手操作的;对学生来说,涉及隐私的问答。还有,在线作为公用资源,有些是不方便的。
任老师
但是,这里说的是一门课的完全在线,而不是所有课程的在线。这个还是要区别开的。现在有的学校的有的课确实是完全在线的。据我从网上所查,南阳理工学院的公选课就是完全在线的。
梁老师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堂讲授、课后复习、作业与测评、实验、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几个环节,其中学生的课后复习、部分作业和部分实验无法放在网上进行,课堂讲授、测评、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几个环节都可以放在网上进行。尤其是电子、机械、电气、生物等需要实体实验室的实验环节无法在线进行。
这学期开设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高级程序设计(C&C++)》和理论课《算法分析与设计》的作业、实验、测评都可以放在线上进行。因为程序设计方面我们现在建有自动测试的题库,包括编程题都可以实现自动练习、完成实验和测评,也可以利用第三方的平台完成编程练习和测评。可以说,我的课程全部可以在线上完成。
梁老师
我教授的课程可以全部实现在线化,但是我不认同全部在线化。例如测试和练习,我们有完整的测试系统,但是是否会把学生训练成考试刷题的机器?
赵SL老师
@梁老师 您的课适合在线上做测试做题,我发现我的课部分题目在线上做的话真的是能够百度出来的,分课程啊!
梁老师
@赵SL老师 网上学生是可以做测试,但是无法保证他答案的来源,是百度的、还是他人帮忙做的。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就发现,学生在线测试成绩都非常好,一旦期末在教室考试,都考得很差。
朱LW老师
在线教学解决了教书的问题,但在育人层面功效甚微。首先教师身教的作用被极大削弱,纯粹的言传孤木难支,没有眼神肢体的配合,语言的感染力太有限了!
其次,线上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感过强,刻板印象严重,线上教学一直按套路出牌,所谓的师生互动更多的是老师发起的测试问答,而学生主动发起的互动几乎绝迹!
面对面课堂,感染力更强,学生可能会在那个氛围下,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看法,这些小意外会改变课堂进程,把课堂引入另一种美景,这种意外的美景更具教育意义!
我认为线上教学很难取代线下教学,通过线上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考试,脑里有才,但难以眼里有光,心里有爱!
谢老师
@ILEAD 张晓军 我觉得教师,除了教学,辅导之外,更重要的是“育”,育人,cultivating,无法在线化。鼓励,传递的是情感和情绪,传递的是精神。完全在线教学不能最大化增强教学中的亲密度。
ILEAD 张晓军
@谢老师 哈哈,育没错,很重要,关键是育在我们过去的线下教学里我没看到很多成熟有效的做法,二是育的东西线上也可以做啊,例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谢老师
@ILEAD 张晓军 线下的德育教育,还是与学生不同的素养程度有关。线下当面的沟通还是很重要的。
谢老师
@ILEAD 张晓军 特别是实操性强的管理类、商科类的课程,需要线下去实习,譬如,我教授的高级领导行为学、还有市场营销,我们要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品牌推广比赛,我就要指导学生去线下找到一些品牌、深入公司了解运营,了解企业文化,而且还要以赛促教,线下进行路演比赛。
线上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线上不能完全取代线下,两者应相结合。
刘Y老师
前几天有位法学老师线上课的开场是这样的:“我还不习惯这种模式,因为我看不到同学们的脸,只能看到自己的,你们也闻不到我身上的香水味”,教授也皮了一下。
其实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线上的确有些是实现不了和线下课程一样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很难营造学习即时性的情感链接、课程学习的振奋和持久的热情,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眼色的交流和有时候特别振兴人心,这样的氛围在线上比较难实现,至少目前的线上技术和我自己在线下上课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ILEAD 张晓军
@刘Y老师 我是觉得这个只能说明老师自己没有为在线教学做好准备,而不是不能在线化?万一学生都说喜欢在线怎么办?
刘Y老师
@ILEAD 张晓军 是强调他的后半句。
ILEAD 张晓军
@刘Y老师 后半句我觉得从学生的角度看不一定是这样,学生喜欢上课的眼神交流吗?会不会是老师的一厢情愿?眼神交流到底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是不是更多的是老师感受到了自己说的被认可?
刘Y老师
@ILEAD 张晓军 我是觉得像即时的反馈和一些学习活动还是需要线下。
杨老师
书本系统知识可以借助线上资源辅助学习,课堂的重心转为通过开展活动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低阶目标线上习得,高阶目标线下课堂实施。知识靠老师讲授或学习网络资源可以获得,而能力则需要训练,很多能力无法通过线上达成!
梁老师
@杨老师 赞同:网上只能传递知识,高阶目标只能通过线下不能线上培养。
杨老师
@梁老师 很多是课堂讲授搬到线上。
梁老师
@杨老师 对的,我现在听课主要听是否有互动,发现大多数都没有。
任老师
我觉得高阶目标也可以在线培养啊。
ILEAD 张晓军
@杨老师 您能不能举个例子,高阶目标为什么只能通过线下不能线上培养?
杨老师
@ILEAD 张晓军 口头表达能力、道德感、责任感、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无法在线上去培养!
ymf梅芳
我们很多设计课程需要使用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要进企业或者市场的没办法在线,其他的比如绘画课,我没办法随时关注学生画的效果,没办法及时帮改画,这都是很大问题。也想看看其他同仁有没有解决不能进市场或者企业学习的方法。
刘Y老师
还有一些需要线下团队进行的实践活动比较难,比如我们利用手中鸟原则进行实践的一小时校内活动,小组打磨自己的项目要进行客户画像、调研的教学活动都无法线上实现,只能转化小组作业或者等复学后进行。
刘W老师
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把全部内容放在在线进行,比如化工类具体实验和实训,只通过仿真教学不能完全把真实的岗位知识训练出来,而且学生的互动效果感觉没有线下好。
向阳开
我还是坚持:理论性知识点可以在线教学,但是技能类、实验实操是必须线下进行,但可利用线上进行预习和复习,例如跳高技术是不能完全网上授课的。
罗YM老师
实践类课程线上难以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那种相互的感染力线上难以体现。
罗FY老师
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情感分建立与维持两个阶段。建立:跟交朋友差不多,可以先在网上认识,再在线下见面;也可以反过来。维持:跟朋友之间平时联系的方式一样,线上线下相结合比较好。
秦老师
对于我们理科,有计算的内容,线上讨论的效率实际上是低于面对面讨论的。
hxy
完全线上在同伴学习方面是和线下不同的,需要老师更好地设计。
hxy
@ILEAD 张晓军 同伴学习环节线上虽然可以操作,但是效率节奏被拖慢。
蒋JX老师
学生的自觉性需要同学相互激励,在线教学使得同学不能直接观察到同学的专注、参与积极性,从而难以激发自律自觉性。
任老师
@ILEAD 张晓军 线下有线下的优势,比如学校建筑、景观、同学们的着装、生活节奏,乃至八卦,都是文化环境,对学生都有影响。
ILEAD 张晓军
@任老师 这些文化影响老师在日常课程中有关注吗?这些我理解是学校提供的而不是老师提供的,那老师完全可以在线教学,这些学生见面八卦的事情可以课外去做啊,和老师无关。
任老师
@ILEAD 张晓军 是的,跟老师的日常课程没有关系,但是也是一个育人环境。
吴JL老师
结合线上会是长期的趋势,线上的时候学生会更放松一些, 面对老师,难免拘谨。
张W老师
我是教计算机网络的,我的课程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项目,理论教学在线上完成基本没有问题,一部分实践项目(如宽带路由器的配置等)在有条件的家庭里也基本能做,还有一些项目(如企业级路由器配置等)可以通过软件用虚拟仿真的形式来实现,但学习效果可能会比直接操作设备略差一些,剩下的诸如综合布线等项目确实是需要实验实训室来完成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实践项目都是可以通过在线教学的形式来开展的。
所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实质等效”与否与课程性质(理论、实践)有直接关系,与教师的互联网工具使用能力也有关。
齐老师
探索性的实验不可能在线化。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一种是探索性的,一种是重复性的再现型的。后者可以用虚拟仿真技术来在线搞定,但是前者涉及到很多未知的现象,没办法在线。
杨老师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教授在他的一篇关于课堂革命的文章中讲了一件事:在评估考察一所大学的时候,选择听了一位省级教学名师的课。如果从传统的教学要求看,这位教师的课几乎无懈可击,严格按教材内容结构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充分而逻辑清晰,教学态度认真且情绪饱满,不时提问对学生进行启发,按铃声上下课,运用了PPT课件授课。
在课后交流时,他希望我对他的课提出改进建议,教授说没有具体意见,但就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看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他们可不可以看得懂?”他脱口而出答道:“完全可以”。教授问:“既然学生可以自己看得懂,您这节课教学的意义何在?”他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
我们发现几乎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本科院校课堂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就是讲教材内容,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内容讲清楚,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教材内容。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知识革命带来了海量且巨变的知识,高等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化的今天,这样的课堂仍然是主要的教育教学方式。我认为学生自己能学懂的就完全可以利用线上教学!
梁老师
由于缺乏集成化能完成所有教学活动的在线平台,在线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线板书比较困难;
2.多平台、信息太多、干扰较大、答疑与批改作业任务重;
3.课堂互动效果难以保证;
4.教学过程难以控制;
5.教学效果难以评测。
赵XY老师
师生眼神的交流,身体手势呼应,气场,走近走远……无法在线化。课程不能完全在线学习,近距离互动对学生影响很大。
梁老师
老师无法做当红主播,赞同您的观点。课程不能完全在线学习,近距离互动对学生影响很大。
赵XY老师
我们动机很强,所以参与性强,很多学生还需要去激发动机。
赵SL老师
眼神交流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鞭策,一种激励,学生是喜欢的,学生喜欢老师关注自己。
朱LW老师
朱LW老师
面对面交流,眼神肢体交流当然重要,我从来不记得跟朋友上次打电话的事情,但我跟朋友面对面聊天聚会却印象深刻。
ILEAD 张晓军
@朱LW老师 打电话看不见,您可以视频啊。
赵SL老师
我认为在线的交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那么面对面的交流的话,是真实的场景,不会产生误解。
赵XY老师
@赵SL老师 同意,会有误解,无法关注学生们的全面反应,即使视频也不行。
谢老师
不太同意在线可以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当面的交流肯定是最直接、最能表达诚意的。
ILEAD 张晓军
@谢老师 比较内向的人面对面什么也说不出来,隔着网情感就都表达出来了。
谢老师
@ILEAD 张晓军 您说这个,我特别有感触。现在网上教学结束时,学生会特别表达自己的情感,说老师辛苦了!挺感动。
ILEAD 张晓军
@谢老师 所以并不是面对面更能情感交流吧!
谢老师
@ILEAD 张晓军 分享一个我学院的例子。我的学院是中美双学位的项目,有些学生可能大一、大二、考试不及格达到一定程度,会收到学籍预警。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我们专业课老师们就成为了他们的班主任,每周都需要线上线下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困难。
我还经常请我的学生喝茶、喝咖啡,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刚开始电话、微信沟通效果都不是很好,约他们出来当面聊也拒绝我,但是我持之以恒,一定要约到他们见面聊,最后见面聊完后,大家有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会觉得老师是真心帮助他们的,会信任老师。后续开展工作会更有效果。
个人感觉,在与学生沟通中,线下的方面情感互动一定要有。
任老师
在线是完全可以进行情感交流的,能不能完全情感交流,得看课程性质、上课人数、教师本人等多个影响因素。
杨老师
@任老师 部分同意,线上可以有情感交流和部分能力的培养,但不能完全取代线下!
刘Y老师
学习和教学,理论上讲是可以全部线上实现的,我们现在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学习效果的问题。线上、线下各有优势,但是如果论学习效果的话,尤其是情感的交流,即时的碰撞和一种无形的学习者之间的影响,线上感觉还是很难实现的。
刘Y老师
我认为完全在线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教学效果不能肯定。
任老师
小组活动也是可以在线的,而且比线下效果更好。
任老师
@刘Y老师 我觉得有可能比实体课堂教学质量更好。有的课,不是所有课。
梁老师
@刘Y老师 认同。
刘Y老师
我认为未来更多的学习都会实现全面在线化,尤其是这次疫情给教学和教育带来了变化和在线教学的加速发展。但是教学效果和付出的成本可能不一样,所以就会结合目标和成本去选择相应的方式。作为大学教师,应该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薇光 Vivian
我觉得理工文科差别很大。文科里面概念性的东西可以在线,比如把一个概念拍成微视频啊,微课啊。探讨还是线下好,对话式教学。
顾GS老师
200人的课堂,线下培养感情,以及每个人的教学状态其实也难做到。这个问题本身有很多前置条件,在线绝对不是无。比如20人的研讨班,面对面肯定好,特别文科类课程更好一点。工科,比如我们编程课,直接看学生屏幕,线下做不到。
任老师
在上百人的大课上,面对面也不会有很好的情感交流,甚至没有在线课情感交流多。几个人的小课,会议模式也可以有很好的情感交流。
任老师
@ILEAD 张晓军 面对面可能阻碍情感交流。得看人,有的人可能在线上更愿意表达自己。
ILEAD 张晓军
@任老师 认同,大课里面,很多学生坐在十米开外,根本不会有面对面的感觉,反而面对屏幕感觉离老师很近。
王J老师
我们给留学生的线上课,比如,中国文化课,通过提前安排布置观看小视频,课上是答疑讨论互动,布置的作业是文化对比,线上展示,反馈学生们的作业效果非常好。学生分布在不同国家。
张QW老师
未来来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发展的方向。有的课程可以线上的比例大一些,有的课程可以小些。这取决于课程的性质,当然也取决于技术的发展是否更人性化、更智能!
顾GS老师
是的,主要是能够分析出人数,课程性质,以及课程准备工作,以及教师风格,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挑夫
能不能实现线上教学是不是先考虑怎么提高学生学习意愿,技术可以逐步改进,学生自我身份的建立是不是我们优先做的内容?
顾GS老师
有些老师,在线读ppt,课堂也是读ppt,没区别,学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都是自变量。
刘Y老师
还有学生个人的因素也很重要。
隋老师
有了线下的基础,线上交流的效果会更好,如果线下没有基础,比如新班级开课,人数再多,效果会打折扣~
梁老师
我觉得在线教学对学生和老师要求更高,例如学生自主性要很强,否则很难进行在线学习;老师把控课堂、尤其是互动要做得特别好,教学才有效果,如果老师有网红气质,绝对会对学生有吸引力。
顾GS老师
有些网红手段还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我们在假设一个前提下,进行某种教学方式的讨论会比较有效。
赵XY老师
线上线下混合肯定是很有优势,线上课程也要混合,包括学生以及线上学习的部分和与老师实时互动的部分。
顾GS老师
在线课程要求很高,容量也大,还有是视频在线还是非视频在线。
赵SL老师
线上教学我做的最大的改变是频繁地与学生交互,有些信息可能是无效的信息,就是为了看到学生还在线,比如666。有些信息是课程当中知识的问题。
刘Y老师
@赵SL老师 对,交互很重要,其实线下很多单独满堂灌,灌完就走,然后期末考试。以前我上大学时很多老师就是这样啊,没有任何交互。
梁老师
@刘Y老师 我们这个群里的老师在线下应该不会满堂灌的。
ILEAD 张晓军
@刘Y老师 您是说,现在的大学课堂里多数老师都不是这样满堂灌了?
刘Y老师
@ILEAD 张晓军 我只能结合自己学习的经历来讲,现在这个没调研过没发言权。
梁老师
我听了10多位老师的在线授课,还是满堂灌的最多。
ILEAD 张晓军
@梁老师 从我有限的观察里,现在多数老师都是满堂灌,当然,我们这个群里的人肯定不是满堂灌。
赵XY老师
满堂灌的话,就是不负责任的教学,想到的就是完成自己的任务,没有想到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
赵SL老师
所以说对于学情全面的掌握还是要使用一些工具来实现,比如说投票啊等之类的,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的掌握程度。
刘Y老师
还有必须制定线上的课程规则。
梁老师
我现在喜欢用投票互动,不用看弹幕刷屏。
杨老师
线上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现实课堂中学知道的也不举手回答问题,而在线上举手会更积极一些!
张QW老师
目前为了适应在线教学,我们不得不在直播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譬如小测验、拍照上传、投票等,以便电脑那端的学生能够关注老师介绍的内容。
赵XY老师
@张QW老师 这些小测试不只是为了监督学生在线,也为教学提供反馈。
任老师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一些基本概念搞清楚。是一门课完全在线化,还是一个专业的课程全部在线化;是一门课在线化,还是把相关实践都算到一块儿;有的课程理论和实践分开是两门课。
宁老师
我们的语言课程,特别是测试中有需要即时手写的部分,如果平台能在学生没有手写板的情况下有条件帮学生实现就再好不过了,一些需要手写演算的课程环节也能够让学生方便参与就好了,在线测试的合理监控是一个问题。
隋老师
有专门的监考公司~可以做到在家在线测试,但是成本高,学校里的教学没听说过有用到的~
王CJ老师
蒋YH老师
线上教学体现学生自主性强,线上教学教书可以,但是需要教师很好的教学设计,但是线上教学育人难,老师的言传身教,线上很难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线课程难于表达,也没有有效的及时反馈。
ILEAD 张晓军
还有就是在线化不一定要实时直播,也不一定要录播,老师不一定要出镜。有些在线课程,老师出镜不多,但是设计了一套很好的学习流程,整合了大量在线资源,我觉得也挺好,不比线下的差。
刘Y老师
@ILEAD 张晓军 对,很好的教学设计,只要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能够找到学习者真正的需求,学习效果也是很好的。很多线上课程能够做到。
谢老师
@ILEAD张晓军 我们学院就是这样督促后进学生的。您说的对,老师很辛苦,所以我感觉这些还是与所教授的学生的学习力程度有关。有学习力的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其实线上线下学习差异不大。老师线上与这些学生沟通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学习力差的学生,可能还是需要老师在线下的一些激励、当面的沟通鼓励。
谢老师
我教授的学生,是中美双学位商科学生,思想活跃、特别喜欢与老师直接交流。有时候的在线沟通还是会产生一些误解。还是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看到别人的神情,毕竟我们是高语境的文化。
张YX老师
教学环节中,全班讨论的氛围、面对面的交流场景、其中训练的人际交流互动,这个是很难完全在线化的。所以我最近很关注在线对分课堂的实践情况。
赵XY老师
@张YX老师 同意您这一点,面对面交流,也是素质培养的一部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还是面对面好。
赵SL老师
@ILEAD 张晓军 直播的话教师一定要出镜,这是一种仪式感。试想,学生连老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有信任感、亲切感。
刘Y老师
@赵SL老师 我也喜欢这种仪式感,但是可能有老师不出镜或者少出镜也能效果不错。也在老师的风格吧,两月份,看的最大的在线教学讲座一个是上海交大慕课研究院的余建波老师,一个是延安大学曹殿波老师的,余老师是出镜型的,曹老师讲座是少出镜的(开始和结尾),我从学习者的感受来讲感觉都很好。
关键是那段时期他们讲的内容是我更关注的,所以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出不出镜都是很小的问题,可能还是学习者真正的需求吧。
赵SL老师
你我的这种学习者,无论出不出镜甚至教师有很重的口音估计咱们都有办法翻译出来,因为我们是渴望学习的。但是学生,我没有把握。
刘Y老师
对,我很赞同你说的,所以我也选择出镜的方式。我的意思是放在在线学习的大场景中,可能就出镜与否是个小要素。但是有时候小细节小设计就像做菜的佐料,看似不重要,但是有它没它效果和味道真的可能很不一样。
赵XY老师
@赵SL老师 我看我儿子小学一年级的课,我觉得老师不出镜更好,那些图片、动画更有意思。我在直播时也不出镜,通过视觉手段,以及互动、投票、评分、选人等抓学生注意力。老师出不出镜不重要,重要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notice才行。
赵SL老师
@赵XY老师 不是说完全出镜,但每次课肯定都是要出一下的。
ILEAD 张晓军
@赵XY老师 是的,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的,线上也有好办法?
赵XY老师
@ILEAD 张晓军 可以通过颜色、图片等冲击力比较强的视觉化手段……
Lss
我任课《创意立体裁剪》72课时,其中36课时是实践课。教了十年,没有用过PPT,体力和智力经常消耗在给学生阐释技法、步骤、习惯、原理。
今年疫情线上教学,效果非常好,解决了之前忽略的创意思维训练和造型表达,这恰是这门课的核心。过去我们都太在乎学生实践课“做成什么”,而忽视了“怎样做到更深入,怎样做到更前沿”。
线上教学不仅让老师思维凝炼,也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由于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无差别教育机会,一些在线下不活跃的学生反而更积极,经常能沉淀很棒的教学案例和互动信息。
混合教学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主要板块,完善的线上资源建设+混合教学技巧是课程改革的两条腿吧,少了一条也不行。
朱老师
每门课差异太大,而且线上开展的环节就个人体会来看还是比较死板,比不上常规课堂的灵活。而且线上教学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没有学生熟悉的课堂氛围,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依赖师生之间的情感。
徐老师
我觉得线上教学无法及时扑捉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时时反应,电脑一端的老师可能讲的很兴奋、很陶醉,电脑另一端的学生可能在某一时刻产生疑惑,而这个信息教师无法捕捉。线上教学缺乏教学温度,缺失教学情感,缺少心灵与眼神交流。完全进行线上教学,效果注定会不理想,我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曹老师
我觉得公平公正的考试很难在线化,老师们有好的建议吗?目前这学期如果开不了学,如何组织在线考试呢?
任老师
@曹老师 建议用学习通,教师监考可以看到学生离开考试页面多少次。
ILEAD 张晓军
@曹老师 看你怎么考,如果是开放问题大作业,都一样吧。
蒋YH老师
@曹老师 开放式题目或限时。
曹老师
但对于基础理论课,开放式题目太难,也比较为难学生。
蒋YH老师
题量适度,让他找答案都来不及,就看出来平时学习是不是会了。
梁老师
我现在对网络教学有一个深深的忧虑,我们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精美的视频吸引学生,学生还有能力静下心来读书吗?我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书都是新的,没有任何符号。
徐老师
@梁老师 我有同感,学生喜欢看直观、丰富的教学内容,缺少思考的热情。
刘Y老师
@ 梁老师,导读式教学在线实施会不会改变您刚说的那种情况呢?
梁老师
@刘Y老师 我在用导读式讲授法,效果要好些,至少学生能读书了。
隋老师
线上的情感交流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这是之前我没考虑过的,以我个人我是一定要当面交流最有效果,但是也确实内向的人其实不见面的时候才能最真实的表达自己~
朱老师
对于交流互动的手段应该更细化更有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交流互动的需求不一样。
赵XY老师
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投入密切相关,但是不是说学生自己负责自己的投入,教师要在行为情感认知社交等方面激发学生投入。
张YX老师
无论是校级公选大班课程,还是专业小班课程,我都设定了人际交流这个教学目标。因为是人文学科吧。
赵XY老师
对呀,人文学科除了知识技能,还关注情感情怀,学习策略,跨文化能力等。
徐老师
线上交流的情感互通具有滞后性。
蒋老师
应该建个学生群,听听他们的声音,这都是老师的想法,大家不知道学生的感受,怎么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学的体验和感受。
梁老师
赞同。
杨YY老师
建群会面临同学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其实现在很多教学平台都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的,关键现在群太多了!
蒋老师
我们已经被超负荷信息淹没了,我不知道整天面对手机和电脑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会是个什么教育结局。
纳老师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设备比今天的先进,到可以虚拟真实教学场景的时候,今天讨论的线上线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ILEAD张晓军
大家刚才说了很多线上不能做的,包括眼神交流、情感交流、沟通能力、“氛围”等等,我很赞同,现在我们的在线教学可能还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我想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上面老师们说的这些线下可以带来的好处,到底对于现在的学生有什么好处?是现在的学生需要的吗?
例如,我们说要面对面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但是我觉得学生通过线上的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商业谈判和沟通是通过在线会议完成的,学生在无法面对面见到合作伙伴的时候能不能把事办成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大家是否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徐老师
线上教学容易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学生更容易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要求更高一些。
朱老师
什么样的课程很重要,有的课程要教好就跟武侠小说里的一样,无招胜有招,这样的课程线上教学适应性强。但是理工科类的课程我觉得还是依赖于招式。
谢老师
@ILEAD张晓军 您说的对!所以线上的沟通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
徐老师
其实,无论是线上或是线下都有利弊,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二者完美结合起来。
任老师
我不觉得在线无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我的课就是《职场沟通与生活艺术》,我还支持全面在线化。
谢老师
所以说,学生不同的学习力不同,决定是否可以全面在线教学。
纳老师
教育必须考虑对象所处的环境,如果学生在走出校门仍需要线下活动的话,该培养什么能力要现实说了算。
王CJ老师
通过在线教学,学生信息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多少都会得到提升!
隋老师
我的学生在被迫转到线上之后,我才发现有人居然不知道什么是浏览器,老师讲着课他把自己的屏幕分享了~有的学生在线上表达明显不如平时上课~学生们线上生存能力弱到你想象不出来,沟通就更谈不上了~
所以这一部分他们确实需要锻炼,线上课程很好的一点是给了学生压力去适应他们不太会的在线技术,这是他们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遇到的~
张HL老师
首先明确大学的目的、定位、达成度。其次每个层级层次的学校教育,给我的感觉都是大浪淘沙,再细分细化,分类。
线上教学对于基本的、基础的,很多人(学生)可以采用,对于很多专业的、个性化的、特殊需求,我认为还是需要单独沟通,甚至当面沟通。就像购物,线上会越来越普及,学生会越来越适应,教师也会越来越高的利用。因为线上教学教育还是给了大家很大的自由度,这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适者生存。
ILEAD张晓军
别的不说,我觉得未来人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能力、通过互联网工作的能力、利用网络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做成事情的能力,信息素养非常重要,要培养这些,线上教学有独特优势。
王L老师
这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跟线下面授的区别就如同朋友间的电话聊天和面对面交流的区别,一定是有利有弊。所以,我在设计,恢复面授之后会在课上适当采取在线交流的媒介,实现多种交互模式,达到多重效果:提高积极性,保护隐私,加强互动和反馈,提高效率,加大针对性等,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整合融合,单一的模式通常很难长久。
赵SL老师
@ILEAD张晓军 您说的很对。通过互联网学习的各种能力,就像现在很多公开课,每天都有很多,有人利用的好,一直在学习,说不用出差没有费用一样可以学习。但有人肯定就没有利用。所以,这就涉及到刘Y老师提到的学习者的问题。
梁老师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的能力,例如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能够静心阅读纸质书籍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赵XY老师
学生信息素养是学习的预备阶段,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绩效有重大影响。
郭老师
线上线下融合是方向,教师还是要主导的。
谢老师
线上线下结合,就是发展方向。
秦老师
如果线上教学能完全替代实体课堂,我们就不用盼着开学了。
梁老师
赞同。
张HL老师
所以线上教学是未来趋势,逐渐会比例增大。大众教育、继续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在线化,精英教育会面授占的比例大。
谢老师
我非常盼望开学,当面交流,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真的不会持久,相结合。
ILEAD张晓军
说线下线上融合的老师们,你们还会保留线上的什么部分呀?
秦老师
学生反馈还是喜欢实体课堂,面对面的交流。当然线上线下混合是趋势。
谢老师
在疫情之前,我的课就是有一部分在线进行的。譬如,所有的小组分析、作业、讨论、考试都是在线进行,除了精讲是面对面的讲。
梁老师
我会保留在线交作业部分,留一些视频给学生复习。
王SY老师
线上教学学生讨论和互动还有活动都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性,不是完全即时的,感觉想要弥补这个瑕疵需要好好的设计。
隋老师
我会把知识点的讲解,单向输出的部分放线上。
隋老师
以前不会这么做,因为觉得万一线上的部分他不看怎么办,现在可以了,因为在全民线上的时期结束之后(虽然短暂),这就是学生的基本生存技能了,必须看~时代在变化,不能适应的孩子其实就是不及格的。
张QW老师
那些基本概念、原理性的内容(视频、基本测试以及在线讨论、在线互评)可以放到慕课里,但小组活动和交流、答疑解惑、现场指导还是线下的为主。
赵SL老师
我会保留学情分析的数据在线上进行,主题讨论的数据,资源共享,这些是可以放到线上的。
梁老师
我之前没把线上互动做起来,主要做的线下互动。
罗老师
现在学生之间的交流,线上工具尚不能很好解决。好在他们上学期已经都相互认识。
张HL老师
实体课堂也要线上互动好呀,因为现在大家不举手,电脑手机却积极的很。
齐老师
这种讨论组织在在线教学里可能有一定问题,每个人意见得不到充分讨论,很多都是在表达。
罗老师
是的,我们很多线下会议也有这种情况。
ILEAD 张晓军
哈哈,您说得对,这种讨论有利有弊,这就是观点大放送,可以拓宽大家对特定问题的认知广度,无法深入讨论,深入讨论在每周四的直播。
齐老师
所以讨论这种教学活动也需要像游戏一样策划。
ILEAD张晓军
我个人感觉还是有很多不同观点的,也能看到很多一个人看不到的视角。
张HL老师
理论课部分,我基本都是在线教学(即便在实体课堂上,我也是线上互动的),定期答疑。实验实践也是在线提供,方面操作讨论。
ILEAD张晓军
@张HL老师你的课是什么实验,完全在线了?
张HL老师
我什么课都用雨课堂直播,@ILEAD 张晓军 ,线上互动,布置任务和作业。当面更多是大家讨论、辩论、解决问题、当面实操实战。当然理论课我也是以我讲为主,线上互动、学生可以回头继续学习。
张HL老师
线上授课并不等价于就彻底不见面吧!面授也不是每节课每个问题都有必要见面吧。
齐老师
是的,这是共识了。
张HL老师
所以有必要压缩面授课时,设置部分在线学习内容,并且给出时间,具体方案。
谢老师
疫情之前,我的课程的所有作业、讨论、案例分析、考试、测验,都是在线进行提交的,当面是授课。这样做有一个很大好处,每个学期对上学期期中、期末试卷检查时,我都可以比较轻松,让教务处在线去核实,省下很多精力时间。在线还可以保留学生之间讨论、还有生生评价。
曹老师
请问您用的是什么平台?这么强大!
谢老师
我们用的思开平台、超星学习通,两种。
王SY老师
感觉线上学习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互动设计可以更丰富。
除了必要的答疑讨论作业测验和辩论,这学期设计了让学生把专业知识点讲给身边的人听并且录制小视频提交的活动。每一期都会在线评选“金鹅百草”奖(最佳男女主讲,最具创意,最学术等等)从提名到评选,参与度和学习反响还不错!
ILEAD张晓军
@王SY老师 学生给学生讲这种同伴学习,用线上也更好操作,因为线上的空间是可以无限拓展的。
王SY老师
嗯!线上确实能够实现更多很有乐趣并且有效的课堂互动,同时也能生成数据,还是一直喜欢线上的。
谢老师
@王SY老师 我喜欢这个。因为最有效的教学法就是自己内化后,讲给别人听,而且很有仪式感。
梁老师
我觉得全在线的课程应该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例如:专业、课程、学生层次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有些课程像百家讲坛那样讲就能达到效果,全在线一点问题都没有,也不需要任何互动。
任老师
我觉得我的课就挺适合全面在线化的。
梁老师
@任老师 您教的沟通课,在线教学可能更容易和学生沟通,而且沟通效果更好。
梁老师
我教的课程是计算机编程课,其实也可以全部在线完成,只是小组讨论环节觉得差点讨论氛围。
任老师
我又给学生建了十个小组群讨论,让他们找一位同学直播主持、录像,然后把直播回放链接发到班级群里,全班同学打分,效果挺好的。
齐老师
我提个有争议的问题:混合式教学,尤其是在线教育,要不要在课堂放视频?
ILEAD张晓军
好问题!
谢老师
可以放吧,学生还是喜欢补充一些视频的。
张HL老师
视频是插入的了,在自己体系内插进去的。
齐老师
很多理论家肯定说不行,课堂要互动内化,但是自学都放课后,学生太累了。
任老师
我们学校要求放视频不能超过时间限制。
杨YY老师
课堂上分享学生制作的短视频,效果不错,可以调节气氛,因为学生视频做的比较搞笑甚至浮夸。
齐老师
噢噢,我意思不是那种视频。指的是学生自学,学习微课视频。
张HL老师
自学能力,再累都要掌握,否则本科教育就是失败的。
齐老师
混合式教学不是包括自学微课和课堂互动么?自学微课如果都放课下,学生会累死。
张QW老师
你提的播放视频是指什么类型的?如果是慕课或者SPOC已经有了,就不用了吧,除非是那种补充的视频!
齐老师
我指的就是MOOC那些,或者自己做的,单向传输的。不放都让学生课下学习。课上再那么长时间上课,占用学生太多时间了。
张QW老师
你可以安排学生这节课直接观看视频嘛,还需要你替他们播放?
谢老师
完全放教学视频,单一了吧,要混合式教吧。我本学期的课,我找了南开的教授的教学视频,但是所用教材、章节还是不一样,我只是穿插一些,每次让大家观看10-15分钟。混合式教学,还有我自己的直播+对分的亮考帮。
王Y老师
想知道大家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对于慕课的使用时间是如何选择的,是选择课上让学生看慕课,还是课前看呢?
张QW老师
慕课的使用应该很灵活。既然已经建了或者用他人的慕课,那么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学生看慕课视频的时间。有的可提前布置预习,上课时抽查;有的课后学习;还有的是,那节课不用老师讲,学生直接观看视频,做练习!
赵SL老师
其实大家做做调查,学生是非常希望开学面授的,每位老师都在供给,尤其是在检查的情况下,其实学生是吃不消的,大面积的线上,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课程多。
梁老师
@赵SL老师 赞同。
廖老师
站在学生角度,他们不希望所有课都搞线上教学的。想想一个老师只用准备一门课,学生同时要学习十来门课,哪有那么多时间。
周老师
是的,我现在在教大一学生,很多学生反映课多而且都在线上,一直对着电脑,有点吃不消~
张HL老师
@赵SL老师 培养方案、教学理念要调整。
赵SL老师
是,但是可能大部分老师都会调整吗?不会的。
张HL老师
调不调整,是社会驱动,不是某个老师决定,也不是某些老师就能阻止的。
ILEAD张晓军
@梁老师 给您讲个反例,最近我们在线办公都是在线会议,我个人觉得讨论挺好的,大家很少多个人同时说话,讨论秩序也很好,也都能看见别人,但是不会关注太多和讨论无关的环境因素,因此我的注意力更集中了。
王J老师
在线办公确实很方便,开会节约时间,讨论也很有秩序感。
任老师
而且记会议记录也省老大劲儿了。
梁老师
可能是讨论平台和操作方法的原因吧。
任老师
@梁老师 是的,平台不一样,功能不一样,我用的钉钉。
梁老师
现在平台多了,主要是要结合多个平台来完成,就不好玩了。
郝老师
我们有不少留学生,让他们参加不同的在线课程,使用不同的APP,困难很大。
谢老师
大家现在在线办公、开会都已经适应了,还很高效,真的开学后还是可以保留,大家也能接受。
赵SL老师
最好不要啊,现在我们是不分时间不分周末,说开会就开会。
谢老师
赵老师提的这个值得讨论,线上教学其实增加了老师的工作时间。不分周末,不分下班时间,感觉上课也没有课间休息过。
吴老师
课上课下界限不明显了。
隋老师
是的,线上教学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更模糊了。
ILEAD张晓军
我认为这个是老师自己规划的问题,自己把自己的时间计划好。如果是领导随时叫开会,那是领导的问题。
ILEAD张晓军
在线办公也应该规定好办公时间和非办公时间。
蒋老师
应该,上课也要规定时间,否则作息不同步,老师很辛苦。
梁老师
线上教学其实增加了老师的工作时间。不分周末,不分下班时间,感觉上课也没有课间休息过。我答疑时间集中在课堂上进行,课后原则上少给学生答疑,我让高年级学生答疑。
王CJ老师
众多老师线上教学工作量增加幅度大,节约了交通时间成本!
谢老师
感觉领导还好说,学生觉得老师随时在线。
王SY老师
可以每周设定集中答疑时间,其他时间学生可以互相答疑,给提供正确解答和帮助大的学生进行分级加分。
张HL理事
事情有轻重缓急,老师并不是什么时候都理学生的闲散问题,有所侧重这是基本原则。
梁老师
可以每周设定集中答疑时间。
ILEAD张晓军
那是不是学生很多讨论也没必要见面?
张HL
@ILEAD张晓军 他们至少要完成初级讨论,再集中会当面会上讨论,学生讨论也要几次了,要当众汇报讨论文稿。
张HL老师
就像咱们的讨论,也是一样,先小组讨论、初级讨论,然后会升华。
ILEAD张晓军
老师们总说希望线下讨论有氛围,学生会不会想:能线上讨论就好了,不用去教室,还高效。
王SY老师
在线讨论很好,也很高效,而且学生还能随时在线搜索需要的信息,反而比直接课堂讨论信息量更大。
梁老师
线上讨论容易记录讨论过程。
ILEAD张晓军
恩,还可以在线搜索.....
任老师
我让学生线上分组讨论,还能录制整个讨论过程,效果很好的。在教室讨论这样是不可能的。
任老师
刚才有老师说线上讨论会漏信息,那是因为事先老师们准备充分。但是实际上,回头还可以再看,而且可以反复的看,教室讨论就不行了。而且等老师们准备的发言都发完了,即兴发言的时候,就能跟上了。
ILEAD张晓军
说得对,我们这个讨论,我每次都有回看的。
吴老师
疫情过后,教学模式一定会有比较大的改变。
张晓军
今天讨论很热烈,非常感谢各位的发言,后期我们会把大家得精彩观点整理出来发布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也会在下周四针对同一话题直播,欢迎大家关注。接下来大家可以继续讨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