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极简描写

作者: 夏木遇见何夕 | 来源:发表于2024-01-16 20:04 被阅读0次

    运河边的三塔公园,抬脚就到。

    整个公园依河而建,呈长条状。河,即京杭古运河。一条古运河自西向东蜿蜒至此,拐了个急弯,人们叫它三塔弯。弯边最醒目的建筑就是三塔。公园也由此得名。

    三塔主塔为九层,高18.25米,两边的副塔均为八层,高16.2米。三塔皆为青砖砌筑,密檐实芯,平面均呈八角形,上有铁制塔刹。塔的每层壁龛都嵌以浮雕佛像。三塔并峙,错落有致。

    据史志记载:三塔处有白龙潭,水深流急,行舟过此多沉溺。人们推测,潭中有白龙兴风作浪,于是运土填潭,建三塔以镇之。三塔初建于唐代,舟子遥见三塔,遂谨慎行船。由此便知,三塔实则起到了航标作用。后来三塔历遭多次毁损,多次重建。

    现在的三塔是1999年在原址上重建的。据说是按原地挖出的三口倒扣大缸确定的位置,高度也是结合现场的纤石柱推算出来的。三塔历经千年风雨,现又重新屹立于运河边,可谓“浮云阅尽经沧桑”。

    三塔边上,现还有两条土黄色石柱,一条高约三米,一条高约一米,都已残破。石柱上被纤绳勒出的条条凹痕,清晰可见。据载,过去运河大船往来都需要拉纤,为防纤绳损坏三塔,曾在塔外侧竖有三柱纤石。现在,这两条纤石原原本本保留于原址。其中,东边较矮的石柱是开挖地基时出土的,细看上面还嵌有狮子、绣球、龙纹等图案。

    有塔的地方一般都少不了寺。据史料记载,三塔边的寺,其建成稍晚于三塔,唐代称“龙渊寺”,宋代称“三塔寺”。相传苏东坡曾到此汲水煮茶,故寺中建有煮茶亭。后乾隆皇帝巡游江南,在此煮茶,题匾赐名“茶禅寺”。

    寺与塔一样,也历经多次毁损。距离最近的一次毁损,与三塔一样,都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现在的茶禅寺,也是1999年在原址上重建的。茶禅寺与其紧挨的芳庭,皆为木结构斜坡式建筑,一来作为休息喝茶之所,二来用以展示三塔历史,里面除播放着三塔宣传片外,墙上还挂有多幅历史照片,皆为清末民国时期所拍。

    距离茶禅寺不远,是茶禅夕照的牌坊。四柱三间开,牌坊匾额题有“茶禅夕照”四字,由清同治年间嘉兴知府许瑶光题。两侧石柱上以隶书刻有“一湾水前小心煮茶,三座塔下大意说禅”的楹联。此牌坊也是恢复建设三塔时建的。

    茶禅寺、三塔一带的风光,在历代文人名士的诗篇中吟咏不绝。宋张尧同在《嘉禾百咏·景德禅院》中写道:“白毫光未灭,胜事百年中。好是传灯地,林泉有古风。”清代许瑶光将“茶禅夕照”列为南湖八景之一, 诗中写道:“西丽桥波洗暮钟,江天倒浸落霞红。茶禅寺外湾湾水,霜叶芦花一钓篷。”晚钟敲荡着西丽桥至三塔的水面,满天的落霞染红了河水,茶禅寺外,运河、三塔湾处、雪白的芦花,丛边停泊着一条钓鱼的小船,细细品味这四句诗,就是在今日,这样美丽的长河落日景致依然会令人心弛神往。

    三塔公园东侧是三塔路,路两侧遍植银杏。一到秋末,银杏金黄,整条路都沐浴在金灿灿的黄里。当地政府特许此路落叶不扫,这给喜欢拍照的人士提供了绝佳之处,这里也因此成了网红打卡地。每逢这时,整条路上都是人,有拍婚纱照的,有旅拍的;有拍人的,也有纯粹拍景的。人们沉醉其中。树枝上飞舞的银杏与铺落满地的银杏,将整个世界渲染成了金黄,只在人们的头顶上方,沁出一条细长的碧蓝。在蓝色天空的映衬下,金色的银杏更显金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业·极简描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lc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