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直播分享课有感
昨天我一边听直播课一边做笔记的时候,孩子班群里发来了老师的板书,数学老师说这是拍给今日请假的娃娃看。
我看到这样清爽工整的板书,内心涌现出来的是一股暖流,而后直达眼眶,看着老师的板书图:字迹端正、大小合宜、布局清爽、颜色舒适。不禁感概,现在的孩子真的幸运,生在了目前最好的时代。
中国从1985年就打开了新时期教育的新篇章;
1986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和推广;
1999年,素质教育登上教育舞台,成为了我国教育的长远方针;
2019年,更是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
而老师最日常的板书呈现给我们的,不就是在印证新时代新改革下的师资队伍的逐渐精进的趋势和动力吗?
我们学生时代那是妥妥的应试教育,而我们的孩子们已经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获益良多。
当然,并不是说应试教育不好,素质教育有多先进。任何一个举措都离不开大环境背景。
我们读书年代,应试教育更适合当下的生产发展。
而如今,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在新时代的大背景,更需要的有创新有实践力的人才,需要的是多元化发展的人才。未来的孩子们便会是!
我们说素质教育推行20+年,进程为何如此缓慢?
素质教育难在哪里?
我觉得也是难在人心,难在根深难改的教育观念里。
我们习惯用历史经验来看待现在和未来,殊不知,未来藏在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世界里。
素质教育不仅仅只在于教师一己之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发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
我也作为发力的一方,非常幸运,能赶在孩子学习启蒙的时期,和孩子共同开启成长之旅。
我在学习中拉大尺度、转换视角,不再一味盯着眼前的一纸作业焦虑,我开始思考我的孩子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成为做什么的人。我也坚信;成人比成材更重要!
马云在云谷学校的第一课讲到【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他说:学校以教为主,家长以育为主,社会才是真正的考试。
家长要给孩子在未来找榜样,最好的榜样是在二十年以后心目中的那个自己!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孩子的幸福。】
所以一起给我们的孩子留出成长的间隙和空间,多陪伴多阅读,一起培养好习惯。
既然我们在美好的年代遇到了彼此,那就互相促进,互相照见那个未来我们美好的样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