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轰动网络的一则新闻是,一个没有起床的高中女生,因为父亲冲进房间掀开被子要视频曝光,拿起剪刀和父亲对峙。
昨天的新闻报道,一个高中女生,在家里用绳子勒死了自己的妈妈。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总不忍去感受。放下手机,看向窗外,灰蒙蒙的云,布满天空。已经连续几天了,清晨还是朝阳灿烂,转眼间,阴沉沉的云笼罩了整个天空。这两个青春期的女孩子,在她们走上极端的家里,所看见的也许是一个灰蒙蒙、阴沉沉、咄咄逼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没有人拥抱过她?有没有人给她一个舒缓的微笑,对她说:“孩子,我为你骄傲”?有没有人坐在身边安静地听她倾诉?有没有人拍拍她的肩膀,推心置腹地告诉她:“我知道,这有些难”?有没有人在深夜轻声提醒她、早点睡觉?有没有人在进她的房间之前敲敲门,让被子里的她不那么尴尬?
在这个世界里,有没有爸爸或妈妈的名字被写在日记里,她曾无助地吐露她的愤怒和期望?有没有某一次她曾鼓起勇气,试图面对面地和父母聊聊自己的委屈、压抑和害怕?
那天早上激动的她举起剪刀之前,父亲够不够冷静?房间里是否充满了责骂?从惊慌而起到拿起剪刀的几分钟里,有没有一个宽容的眼神、一句理智的话,使她心安,使她镇定?
我想说的是,女孩,在动荡不安的青春期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压力、冲突、责骂?它不在我们的课本里,它更不在厚厚的试卷里。家长、老师、社会只要我们奋力向前,从小学到中学,从模拟考试到年级排名,成绩和名次都是父母耳题面命的焦点。即使谈到压力与沟通,目的也许只是要你理解顺从,一路前行,譬如“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譬如“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譬如“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刷题如何竞争,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你跌倒时,怎么面对指责的目光;你的自尊被划得血肉模糊时,怎么去面对;你的父母把控制和情绪撒向你的世界时,如何去承受?你的世界被一次次毫无顾忌地打开时,去哪里表达心声,怎么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谁教过我们,当家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时,去哪里倾诉无处安放的情绪?当成人世界用激动的情绪和武断的命令要求服从和执行时,怎样的诉说才能被看见,怎样的请求才能重获家的安宁?
我们没有学过。
如果父母曾经用理智和倾听给成长中的她们上过沟通的课程,她们的手是否还会紧张地握住绳索和剪刀?
如果社会和家庭能对青春期的心理多一些包容和体谅,他们的心,是不是能少一些内疚,少一些沉重?
现在,女孩,你的剪刀已经放下了。在你电闪雷鸣的世界之外,有很多人希望送给你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温柔的拥抱、一份坚定的接纳。成长的路是漫长而孤独的,即使父母,也还没有足够成熟。
在你跌跌撞撞的路上,总会有默默的关注,目送你一路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