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酒店早餐厅
一位坐着轮椅的大爷和孩子在等,旁边大爷开始说了,对话略去回答部分。
这是外孙?
您多大年纪了?
吆,都八十五了,整整比我大十五岁,精气神真好。
跟谁住啊?
在哪住啊?
你让姑娘推你转一圈选选吃的,别吃这个三文鱼片,生的吃了对肠胃不好。
唉呀,这个奶加糖了。那边有浆子(豆浆),喝一杯好啊
旁边坐着我姑娘都听呆了,我说,这就是东北式自来熟聊天。

场景二 淋浴池
大妈边抹沐浴露,边问旁边小姑娘。
刚才那是谁啊?
你妈妈这么年轻啊?多大了?你多大了?
你家几个孩子啊?
三个?好啊。
哦,外籍啊。
那你妈妈是哪儿人?
爸爸是哪儿人?
都大连的呀。那住哪儿呀?
最后,在大妈的热情似火中,小姑娘进入东北老乡状态,来了一句话,我家是今天来看烟花的,明天就回北京。
场景三 海鲜摊
一位也就二十多岁的男青年吧,对着海鲜开始聊。
我自己做过这个……
用……酱料,麻辣味……
做的老好吃了……
这个也能这么做……
恩,在没有顾客的时候,摊主的老乡真是一道温暖的阳光,瞬间从冰天雪地的摊前穿越到厨房。
场景四 美善品入门课
大姐大……
你这个馒头,下次加点大米粉,好吃还更好看。
我上次去英国,租个房子做包子吃,分给周围人吃,后来,他们非要买,五磅一个,房费都出来了……我去美国……
我是买这个德国吸尘器真好用……
大姐二……
这个好用,那个……烧水壶也好用,性价比高呀。
我把……送人了……
大姐三……
这个糖可不可以少加……
我处在半戒糖……
大外没有游泳馆……
大姐四……
能不能一键完成……(各种各样懒人设想)

我是一个习惯清静喜欢无为的人,远离老家的亲戚关系来到东北,夫家亲戚关系也很简单。所以以前从未觉得被人情所扰,人到中年,突然感觉,东北的这种自来熟聊天其实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第一,对话的起点一定是一位热情四溢的东北老乡。
第二,对话能持续不断,一定包含着对对方的人(子女)或者对方的(物)海鲜的赞美。
第三,通常情况下,一群人凑在一起能把话聊下去,一定是有个引发头脑风暴的热心东北老乡,大姐或者大哥。
第四,在冬天(即使是大连,十一月初到四月初烧暖气)占据几乎半年的东北,外面一片萧瑟枯黄,聊天真的是生活的乐趣之一了……
仅仅只是这两天所见闻,足以证明,东北老乡这个词,太有魔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