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avel是投资人,也是Pinterest早期的产品经理,这篇文章阐述了他对于产品增长的一些看法或者方法论,虽然这些方法论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结果、或是你在哪已经看到过,但拿着这几个问题问问自己的产品,总是会有收获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篇文章可能更适合非交易性的产品或服务)
用户参与层级模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229/77979e8191f5634a.png)
第一阶段:用户增长
用户增长并不完全是总用户量的增长,也不仅仅是日活的增长,而是有效用户量的增长。
什么是有效用户?
完成产品的核心行为。比如Pinterest的核心行为是Pin一张图片。
统计总用户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用户在不断新增,也在不断流失。举个栗子,(我经历的过一个产品)累计注册用户约2.5亿,但是日活则10W不到,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日活是一个同样虚假的指标(但他是一个很好的公关数字),为什么?这就要回到产品的核心行为了,日活百万,但是没有什么用户深入使用,那这个产品不过是一座鬼城罢了。
所以,做到以下两点:
两个步骤
(1)定义产品的核心用户行为。
核心行为应该尽可能少,甚至只有一个。如果你定义的核心行为太多,那么很可能证明了两个问题,你的产品没有核心价值,你不够了解自己的产品。
(2)确定核心用户行为是否可规模化的获取用户,用户动机和用户能力共同决定核心行为是否发生。
关于第二点,你要确定的是,定义的产品核心行为是否是大众市场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产品经理的臆想。
第二阶段-留住用户(留存率)
如何保持用户粘性,提高留存率。
如果你有兴趣,试着做这样一件事,把产品的日活进行拆解,拆解到足够细,你会发现他们都指向同一个指标——次日留存。
提示一下,从留存、老用户回流、新增的角度进行拆分。问题交流可以私信我~
核心点
产品需要让用户的持续使用收益和离开产品的损失同时递增。
以简书为例,
持续使用收益递增:你在简书中的写文或阅读越多,简书越能根据你的历史记录给予你更精准的推荐服务,或者能收获粉丝的打赏,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或者收益
离开损失递增:你在简书写的文章阅读,积累的粉丝和社区关系带来的价值会越大,离开简书带来的潜在损失会越大。
第三阶段-用户在产品中形成正向的自然循环
这个阶段和AARRR模型中的最后一环Refer有点类似,这一点很难,可以说绝大多数产品都没有做到,也是很多产品人心中产品的理想形态。
一个产品中可能会存在很多的良性循环,他们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在头条的阅读——>更精确的推荐——>阅读...
又比如,拼多多拼团——>分享给好友——>好友参与拼团(用户新增)——>好友新建拼团...
循环可以是促成更多的核心行为,也可以是获取更多的用户。
用户参与度模型量化评估
量化,最重要的两个字,也是最难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能衡量它,那么你就不能有效增长它。——彼得·德鲁克
同期群分析 Cohort Analysis
文中提到了一个方式,要理解一个产品的用户参与度,最清晰的方式是同期群用户的留存表现,这也是一个终极度量指标。
同期群指标可以从两个维度入手:
1、每个周期完成核心行为的用户数(一个周期=天/月/季...)
2、这些用户占周期内活跃用户的百分比
步骤
将用户按照初始行为的时间进行划分为群组,然后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同生命周期的用户,比较随着时间,留存率的变化情况
纵向:对于不同的同期群用户,随着时间推移,相关指标是否越来越好,从宏观上验证产品的迭代是否成功
之前使用过GrowingIO的后台,里面是支持同期群分析的,下面找了一张图(图片来源附在最后),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出不同群用户的留存表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229/26a2c51f4f8e73f9.png)
以上,欢迎私信交流~
参考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