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听了梁勇校长的课,课前主持人调查如果你给自己制作PPT的水平打个分,以5分满分,你会给自己打几分?总觉得自己制作PPT的水平应该能及格,毫不犹豫的打了个3分,但认认真真的把这一个小时的课听完之后,我觉得对PPT的制作与运用真是知之甚少!以前我只会一些简单的PPT制作,如插入图片、文本框等,因为知道PPT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也试着在我的课上使用自己制作的PPT课件,但在实践中没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没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经过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我了解了PPT制作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也掌握了一些我原本不熟悉的制作方法。现将学习所得总结如下:
1. 模板的使用、母板的应用
学习了模板的使用、母板的应用后,我觉得自己以前的PPT真是让人看起来会眼花缭乱,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不禁让我觉得惭愧,于是像梁勇校长说的那样马上找到自己以前上课用的PPT进行修改,在下面的课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中,我把以前PPT中各种背景利用母板功能,设置成了一个统一的背景 。


2. 触发器的运用
PPT的三大功能:情境创设,化抽象为直观,交互练习。在交互练习中运用触发器制作一些随机消失和随机出现的小游戏和学生进行互动,例如:以下面自己以前做过的课件《三角形内角和》为例,在剪一剪,拼一拼和救救小猪这两个教学环节中,上课时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能不会按照你设计的顺序去回答,这次听了梁勇校长的课,我就把这两个环节运用触发器,以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这样的设计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梁勇校长所说:要多去动手做,只有做才会思考,这次暑期互加计划的培训,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虽然忙碌,但很充实。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有信心经过努力能让我制作的课件在课堂中焕发出光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