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消费超前,贷款买房还能说得过去,车子、家具、电器等更新的速度堪比手机的升级,根本就不考虑节俭过日子。
前阵子女儿还劝我也买辆新车,在她看来,不光出行方便,也是一种享受;或许是因为她的老公爹有车,到哪都挺体面,觉得我也不能太寒酸。
女儿的孝心无可挑剔,不过我有自己的想法,坚持不买。
我原本在新疆有个C照,只是自己没买车,开得不熟练;退休来北京后,每当看到街上的人潮车流,心理就发怵,不敢轻意动车。
或许你会问,不买车办驾照干吗?说起来还真有点难以启齿:
当年我经常带着会计、推销员往南北疆各地办理收款、销售等业务。往往是长途跋涉,一个司机太累,所以一般在路况好、会车少的地段都替他开会儿。这样做让交警逮着不免要罚款,每次都是偷偷摸摸,小心翼翼。
记得一次从伊犁回乌鲁木齐,走到博乐至奎屯段,那可是上百公里几乎不见人烟的地方,心想这里应该不会有交警,于是就换下司机打个盹。
刚开始还算顺利,当爬上一个高坡时,突然发现前面的低洼处有人,我立时感到不好,马上停车,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下来检查一下,我和司机也都趁机各自归位,然后再往前走。
不远处的洼地理,停一辆警车,几名交警像是在议论着什么,还有人拿着望远镜往我们这边看;待走近时,他们才上路面把车拦了下来。先检查司机的证件,再检查我的;由于我没驾证,每人罚款200元;我是无证开车,司机是知法犯法。
自那以后,我就想弄个驾照,只是苦于腾不出时间参加正常的驾训。那会儿的驾校很多,竞争也激烈,经朋友介绍,说:“只要交3000元钱,最后一定能拿上驾照。”
也不知他们是如何操作的,反正我只参加过理论考试,最后确实也给发了驾照。
拿驾照之后,路上开车是没事了,但在人多的地方还是胆怯,尤其在市内,不敢拿性命开玩笑。
退休到北京后一直没动过车,加上回去审照麻烦,时间一久驾证就自动作废了。
不过我并不后悔,反而越来越有“无车一身轻”的感觉。
现在的退休人员都有老年待遇证,乘公交不用钱,想在哪上在哪上,愿往哪去往哪去。自驾需要掏钱买车、买油、买车位,洗车、修车都要花钱,往机场跑还要交过路费。
乘公交下车若离目的地远可骑单车,不想骑单车可以步行,既省心又锻炼身体;自驾车到目的地后,要找停车位,一不小心停错了再给你帖张罚款单,烦都烦死了。
若去热闹的地方,再赶上高峰期,停车和出车都得排队,有时比路上堵车还严重,很误事。
大外孙参加一个叫“利步”的课外英语培训班,有一次我去班上接她回家;530路公交车站就在那附近,刚好路过我们小区门口,总共相隔也就4个小站;为了锻炼身体去的时候我是步行,20分钟就到了。
女婿表弟的女儿也在该班,那天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接她,见到我后,说不要坐公交了,把我们先送回去就行了。接上孩子后,我就随他们下了地下停车场,很大,车也很多,绕了好几绕才到车跟前,上车后系上安全带才发现,根本就走不动,大家都在排队。
我问:天天都这样吗?
“这段时间是高峰期,每天都这样,他们这里收费太慢,我都习惯了。”
那天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把我急得直冒汗,还好两个孩子有个在一起玩的机会,挺开心,不然太不划算了。
小外孙上幼儿园的时候,女儿觉得来回接送过马路危险,于是又劝我买辆车算了。其实幼儿圆离我们很近,只隔一条街道,就在我们小区的东侧。
我对女儿说:即便买了车,还需重新考驾照;自己的视力已大不如从前,最后结果如何难料。
现在记忆衰退、反应迟钝,还得熟悉路况,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在这种状态下开车接送孩子,确实还没有步行或坐公交感到安全呢!
幼儿圆也有校车接送,就在小区门口停。女儿考虑再三,决定让孩子乘校车,就是每月多掏几百元钱。
我也觉得这样适合,比买车经济多了;关键是既消除了顾虑,又省了不少事。
老年人通常都有各种疾病,在行车过程中很易出现突发状况;若能自觉地放弃驾车,既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
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考量,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绿色出行,将会减少很多碳排放,其结果肯定荫及子孙、功德无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