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六·三一】
二树名钰,山阴诗人。幼时,女史徐昭华抱置膝上,为梳髻课诗;及长,少所许可。独于随园诗,矜宠太过。奈从未谋面。今春在扬州,特渡江见访。适余游天台,相左。嗣后,寄声欲秋间再来。余以将往扬州,故作札止之。旋为他事滞留。到扬时,则童已殁十日矣。闻其临终时,帘开门响,都道余之将至也。故余入哭,作挽联云:“到处推袁,知君雅抱千秋鉴;特来访戴,恨我偏迟十日期。”童病中梦二叟,自称紫阁真人、浮白老人,手牵鹤使骑。童辞衣装未备。真人晓以诗曰:“昔从赤身来,今从赤身去。一丝且莫挂,何论麻与絮?不若五铢衣,随风自高举。”童答云:“多谢群真招我归,殷勤持赠五铢衣。相从化鹤吾真愿,要傍先人陇上飞。”吟毕,求宽期。紫阁真人立二指示之。果越二十日而卒。
二树,即童钰(1721—1782),字璞岩,一字树,又字二如、二树,别号借庵、二树山人、树道人、梅道人、梅痴、越树、栎树、树树居士、太平词客、白马山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诗,擅画梅,兼工草隶,爱蓄古铜印章,精篆刻。尝预修《豫省志》、《扬州志》,著有《二树山人集》《香雪斋馀稿》。袁枚神交好友,未曾谋面。
徐昭华(生卒年不详,约1701年前后在世),字伊壁,号兰痴,浙江上虞人。明兵部尚书徐人龙孙女,徐咸清与商景徽之女,嫁骆佳采。父徐咸清为知名学者,母商景徽(字嗣音)与商景兰同为商周祚之女,俱善文,素有“伯仲商夫人”的美誉。徐昭华工楷隶,善丹青。其父与毛奇龄友善,奇龄暮年家居,昭华从之学诗,称女弟子。毛奇龄对这位女弟子很欣赏:“吾郡闺房秀,昭华迥出群,书传王逸少,画类管夫人。”并称赞她:“吾门虽多才,以诗无如徐都讲者。”昭华著有《花间集》、《徐都讲诗》一卷。
少所许可,音shǎo suǒ xǔ kě,成语,意思是指对人对事,很少中意、赞许。常指人的眼界高。出自宋·黄庭坚《跋东坡自书所赋诗》:“往时唯唐林夫(唐坰,字林夫,宋代书法家)学书知古人笔意,少所许可,甚爱东坡书,此与泛泛好恶者,不可同年而语矣。”
矜宠,音jīn chǒnɡ,释义:1、炫耀所受的宠爱。唐·杜甫《骢马行》:“雄姿逸态何崷崪,顾影骄嘶自矜宠。”《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2、犹宠爱。清·赵翼《虎丘寺玉兰树歌》:“我来摩挲特矜宠,扪笔题诗少人和。”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余与和希斋(和琳,字希斋。工部尚书。和珅弟)大司空,全无介绍,而蒙其矜宠特隆。”
相左,音xiāng zuǒ,释义:1、谓各以左手相交。《仪礼·乡射礼》:“司射进,与司马交於阶前,相左。”贾公彦疏:“司马由北向西行,司射由南向东行,各以左相迎,故云相左也。”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驳敖氏左还右还说》:“相左者,谓各以左手相交也。”2、互相违异;不一致。清·陈梦雷《绝交书》:“倘时命相左,郁郁抱恨以终,后死者当笔之於书。”3、不相遇;彼此错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魏撰之)告假去了。正不知仁兄却又到此,可不两相左了。”
寄声,音jì shēng,意思是托人传话。《汉书·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晋·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推袁,典故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命袁彦伯(袁宏,字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王珣在位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泝流风而独写。’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译文:晋代桓温曾命袁宏作《北征赋》。写成之后,桓温拿给大家看,世人都很赞美。只有王珣以为还少了一句,若能用“写”字押韵扫尾就更好了。袁宏立即增写道:“感不绝于余心,泝流风而独写。”桓温于是对王珣说:“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后因将对人才的赞成称之为“推袁”。推:推重,推崇。
雅抱,音yǎ bào,意思是高雅的情怀,常用为敬词。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今夕何夕,获遘良人。潘杨之睦可遵,凤凰之兆斯在。未知雅抱何如耳?”
访戴,典故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遂用“访戴、忆戴、思戴、寻戴、觅戴、戴家、寻剡客、访剡溪、山阴道、子猷溪、子猷船、王氏船、徽之棹、剡溪船、剡溪棹、乘兴船、乘兴舟、雪舟、雪下船、子猷兴、山阴兴、剡溪兴、回舟兴、雪中兴,乘兴、剡溪雪、山阴雪、子猷归、子猷去”等写朋友思念、见访,或写洒脱任诞,随兴会所至,趁一时高兴;亦用以描写与子猷访戴相类的情趣及雪夜景色。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宋·范成大《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当时访戴舟,却访一寒范。”
紫阁,音zǐ gé,释义: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明·高启《送王哲判官之上党》诗:“朝辞紫阁下,暮宿黄河壖。”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晋·陆云《喜霁赋》:“改望舒之离毕兮,曜六龙於紫阁。”3、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唐·元稹《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真人,音zhēn rén,一般指道家所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真人都是从尊敬三宝、修持十善而来。故常用作称号,如关尹子、文子、列子、庄子在唐代皆封为真人。道教首领亦称真人。道教创始者张道陵,原称祖天师,其传承衣钵之人,即道教首领亦承袭天师称号,但在明朝洪武时,正一张宇初天师来朝,洪武帝大喝:“天岂有师乎?改号真人。”于是,道教首领改称真人。真人一词最早出于春秋战国《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后“真人”一词亦被各种指代,如:1、皇帝(真命天子),《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秦并六国平话》卷上:“未有真人来统一,奈何七国又争雄。”2、指品行端正的人。《汉书·杨恽传》:“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谓‘鼠不容穴,衔窭数’者也。”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真人,正人也。”3、指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4、指广泛知晓天理和真理的人。即,大学者。人们通常对学识渊博的人说:“您可是真人,请发表见解。”5、人类学中指从猿进化而来,真正脱离动物界的人。吴汝康《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祖先》:“人科中的真人,则包括一切能制造工具的人,有较发达的脑子,形成了社会……真正脱离动物界而转变成‘完全形成的人’,即真人。”
浮白,指放开胸怀,畅快饮酒。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原意为罚饮一满杯酒,后亦称满饮或畅饮酒为浮白。南朝·梁·沈约《郊居赋》:“或升降有序,或浮白无算。”宋·陆游《游凤凰山》诗:“一樽病起初浮白,连焙春迟未过黄。”浮白,亦是人体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浮,漂浮也。白,肺之色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化为温热之性的水湿云系。本穴物质为天冲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风气势弱缓行,散热吸湿后化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气,如同云气漂浮于天部,故名。勤按此穴,可使白发转乌。在本条诗话中,浮白老人,若从饮酒意思生发,自当是喜欢畅饮琼浆玉液的神仙;若从穴位之名考虑,则是发须皆白的长者。总之,是神仙形象。
五铢衣,音wǔ zhū yī,意思是传说古代神仙穿的一种衣服,轻而薄。唐·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文本)又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对曰:‘此是上清五铢服。’”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十六两为一斤,古代中国每个时期的一两都不固定:1、秦和西汉时期,一两等于16.14克;一铢等于0.673克。2、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两等于13.92克;一铢等于0.58克,3、隋朝初期,一两等于41.76克;一铢等于1.74克。4、唐至清朝时期,一两等于37.3克,一铢等于1.55克。
陇上,音lǒng shàng,意思是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但在本条诗话中,我认为作者表达的并非指该地点,而是“山上”的意思,确切地说是“空中”的意思。陇,从阜,表示与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龙声。本义是古地名。即陇山。位于陕西、甘肃交界的地方。《说文》:“陇,天水大阪也。”陇,亦泛指山。如:陇断,即垄断。指高地。语本《孟子·公孙丑下》:“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於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朱熹集注:“龙音垄。垄断,冈垄之断而高也。”宋·叶适《林叔和见访道旧感叹因以为赠》诗:“不求垄断登,有路直如弦。”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