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六·三一】
壬子冬,过淮,严司马历亭守田席间诵孙相国士毅《领兵赴台湾》云:“自笑陈琳檄未工,也曾磨盾学从戎。梦惊猛拱涛头白,渴饮官屯战血红。元请一丸封已足,颇遗三矢盼犹雄。感恩何处酬豪末?愿得浮江比阿童。”《南征》云:“栾城襟带接重洋,上下思文景物荒。寅雾蛟涎工揜日,丁男鸦嘴惯耕霜。入云坂洞盘千折,夹道翁茶网四张(原按:土人呼“官”为“翁茶”,出入结网为轿)。最是马前烦慰劳,槟榔满榼当壶浆。”“裘带居然遍百蛮,洱河恩许唱刀环。文渊迹已埋铜柱,定远心原恋玉关。二月花浓黄木渡,三年香染紫宸班。只因妖鸟巢犹在,梦绕罗平未肯还。”
(因为本条诗话中诗词用典颇多,故分两次发表)
壬子,指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严守田,字谷园,号历亭。清杭州仁和人。少游济南。寄籍“运学”为诸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山东乡试举人。曾任广东阳江、仁化、番禺、南海知县,署淮安知府。
孙士毅,(1720年—1796年),字智冶,一字补山,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朝大臣。乾隆进士,原为文官,历任内阁中书、侍读、编修、太常少卿等职。后出任山东布政使、广西巡抚,旋署两广总督。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设防潮州,阻防台湾林爽文军进入广东。翌年率军参与安南之役,出谋定策,指挥得当。后封一等谋勇公,授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授四川总督,保证了捍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粮饷供应,升至文渊阁大学士,后又率军镇压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嘉庆元年(1796年)夏卒于军中,谥文靖。著有《百一山房集》等。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去世后,陈琳跟随袁尚。邺城失守,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檄,音xí,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檄原是文书载体的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在檄上书写的文书也称为檄。《说文》:檄,二尺书。从木,敫声。” 战国时期,秦相张仪曾用檄指斥楚相的过错。西汉时期凡高级官员对官民有所告谕、征召以及征调军队都用檄。遇有紧急军情,檄书插上标志加快传递的羽毛,称为“羽檄”。东西汉之际,政局动荡,内战频繁,一些统兵将帅常用檄告谕军民,指斥敌方罪过,夸耀己方实力,借以提高士气、瓦解敌军。此后直到南宋初的一千多年中,檄主要作为战时政治宣传品使用。南宋以后使用得很少。1367年朱元璋派兵北伐时作《谕中原檄》,指斥元朝残余统治势力的罪恶,安抚中原地区民心。唐、宋到清代,檄又作为下行的符、牒、牌、札等文种的别称。“文檄”一词常被用作一般官府往来文书的统称。而“檄移”一词,是“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陈琳在袁绍军中曾经起草过《讨曹操檄》,曹操当时正患头风,读过檄文,惊出一身冷汗,头风顿愈。
磨盾,同“磨盾鼻”,盾鼻,盾牌的把手。典故,典出《北史》卷八十三〈文苑列传·荀济〉。荀济“会楯上磨墨作檄文”,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后因以“磨盾鼻”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亦省作“磨盾”。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猛拱,缅甸北部的一个地区。乾隆四十三年(1769年),大学士傅恒督师征讨缅甸,以孙士毅掌管章奏。战后叙功,孙士毅被授为户部郎中,又被提拔为大理寺少卿。出为广西布政使。不久又被提拔为云南巡抚。
官屯,明朝军屯制度下军户以军事组织的形式到边塞等地屯垦官田处所。这些军屯有固定的戍所,官兵可带家室,且军籍世代相传。为有所区别,以长官姓名冠之,后省以姓氏区分,如天津唐官屯,原名“唐世义官屯”,后省称现名。清代在边疆地区,也有此类形式,云南楚雄州姚安县还有官屯镇地名。孙士毅曾任云南巡抚,应该对此颇多了解。
元请一丸,典故“王元一丸”。典出《后汉书》卷十三《隗嚣传》:王元谓隗嚣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意思是,王元对隗嚣说:“请给我一丸泥,我给您把东边的函谷关封住。”后多用此典形容地势险峻,不可攻破,多见于吟咏潼关之诗。孙士毅用此典,表示领兵入台平定叛乱,小菜一碟。
颇遗三矢,典故“三遗矢”,典出《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意思是廉颇虽饭量不错,但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后遂以“三遗矢”喻年老体弱。
浮江阿童。指西晋名将王濬。阿童为晋王濬小字,后以“浮江阿童”指称王濬。《晋书·羊祜传》:“咸宁初,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耳。’益州刺史王濬,小字阿童,因表留监诸军事,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泰始八年(272年),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迁益州刺史。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战船,组建强大的水军。上书晋武帝,促成晋灭吴之战。咸宁六年(280年),率兵顺流而下,熔毁横江铁链,攻克丹阳郡,率先攻取石头城,接受吴末帝孙皓投降,完成西晋统一大业。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二:“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