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云雨
时间管理做不来
好用的秘籍
我从来不管理时间
走过多少坑,换来的收获
你入过时间管理的坑吗?
你懂时间管理,我不信
真的能管理时间?
分享几点小心得
好用又涨知识的妙招,包你偷偷学起
为什么要管理时间,我偏不?
那些年一起走过的坑
时间
关于时间管理,刚开始也觉得时间是可以管理的。
利用碎片时间,完成了每天的10-20页书的阅读任务、复盘、能量按钮、随笔任务,把每一天都挤得满满当当的。
但越来越发现,时间可以用来做事,但做不来高效完成任务。
因为有的时候,我在做事,却发现自己神游天外,一晃神就忘记自己该做的事。
时间可以规划吗?
我觉得不能,多次写下的时间表,每次都是立时信念满满,却在做的时候有心无力。
因为总有外力破坏,例如:家里突然来客人了,要帮忙招呼。同事突然有事,要自己帮忙。或者临时会议安排,一开就是两小时。会议后的任务安排,一忙就是两天。
所以我都尽力去做好现有的任务,在预知到可能会发生的事。
对于如何如何时间管理,我倒是没有方法。
我分享自己做到的几点:
001 提前准备。
对于可以预见的任务,例如:读书营的阅读打卡,输出感悟。
那就提前买好书,按照要求读书,然后输出感悟,然后再修改、做删减,最后不至于会时间紧迫写不出文章,能顺利打卡成功。
提前准备,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检查,修改、完善。
例如:我要跟学生讲题,我都会把题都先做一遍,弄清楚解题思路了,把不懂的提前弄懂。以后讲解的时候也能更快入手,解题思路快又准。
提前准备的好处太多了,我从中明白到,与其拖延着,在心里留个疙瘩,不如一天做一点,很快就把任务完成。
002 固定区域学习。
这一方法是在安叔的千聊分享中学到的,在固定的桌子上写字、办公,(不做其他玩手机、打游戏)慢慢地养成习惯,自然就会坐在固定位置,就会看书、写字,这就是所谓的“仪式感”。
我习惯每天早饭后,待在房间的一角学习,无论是读英语,还是阅读文章,或者是写随笔,往往都能特别聚精会神,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而且在固定的时间点学习,例如:早起时、早饭后、午觉后,这几个时候都是特别高能学习时刻,能快速且有效地完成很多任务。
给自己一个固定区域、固定时间点学习,随心所欲,想学、想读、想写都可以,选择舒服的方式完成任务。
003 给自己定最少的任务清单。
借用《微习惯》的做法,为自己定最小的量开始学习、运动,我们也可以定最少的任务清单。
按照自己的所需,完成最少任务清单。
当自己疲累时,无力做过多的任务,当完成最少量,就能把任务持续化。
如果什么都不做,中间断了的话,很容易没能养成习惯,就会放弃了。
我给自己列了六项精进,但每天完成四项是基本任务。
当我阅读、输出感悟、步数破万、每日复盘、学习英语、倍数听音频时,每一项记录都让我欣喜。
很少能全部都完成,但我不怕,只要每天都有在持续地做,哪怕只有复盘一项,都是大收获。
任务不必多,根据自己的所需,列下清单,然后争取完成,养成持续努力去做的习惯。
004 顺应当下的状态
时间管理也许对别人有效,但不一定适合我。
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必须结合自身做创新。
与其管理时间,不如管住自己,关注当下的自己,如果心情杂乱写不下去,不如外出走走散散心,更有利于转换心境。
顺应当下的自己做事,在高效的时刻完成多一点任务,在低效的时候尽情休息。
毕竟好好休息之后,才能有精神饱满地迎接挑战。
现在每当遇到困境,睡不着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不睡能解决问题吗?不能的话,还不如马上睡一觉更好。
005守住高效时间。
根据自身实际,整理自己的高效时间。
争取在一个不被人打扰的地方,高效学习,完成任务。
利用高效学习时间,聚精会神地工作、学习,往往事半功倍。
过云雨说: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篇“时间管理”的文章,不如说是一篇碎碎念。
在碎碎念模式中完成本周作业,太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