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一可以看作一门哲学,它站在宇宙的高度来俯视世间万物,站在生死的高度来看待一切物命的大道。
也许正是因为它太高了,高处不胜寒,所以一般人接受不了。
很多人一读《金刚经》,一看见“空”“无”“灭”,就认为这些离自己太远,甚至“八竿子打不着”。
实际上,《金刚经》是部“发财经”,关键在于会不会读,能不能读懂。
说它是“发财经”,并非指书中写的是致富的教程,而是指它在精神层次上能够给予人指导。
让人们把内心对物质的占有欲全部打破,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有所得。
人要破除心中的执念非常难,但也非常简单。
《金刚经》用一句话点破了破除执念的奥秘,“一切有无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世间一切财富、名望、地位,无论是看到、想到、听到、摸到的所有的东西都如梦、如幻、如泡、如影,都是刹那生灭、不能永存的。
若能用这种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明白万物变化、生灭、流动、无常的本性,就不会沉迷于物质之中不可自拔,才能掌控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生命。
佛学中有种思想叫不二,什么是不二?超越了二元对立即是不二。
世间有善恶、有无、美丑、生灭,我们心中有了对待、有了分别便是“二”。
有对待、有分别就容易陷入一个小的空间里走不出来,就不能做到和光同尘,继而也就不能进入一种大无碍的境界。
佛学让人修善,又让人不修善;让人断恶,又让人不执着于恶。
《四十二章经》里面有句话叫“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这是佛学中的终极智慧。
笃信佛法之人,如果时刻告诫自己要起正念,要安住当下,要修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就说明对“相”仍旧十分执着。
并没有真正理解佛法,只有这些修行的相统统在心中扫除了,才能获得佛法中最高深的智慧。
更多关注妙用堂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