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法智慧&心灵抚慰童年,大自然&青葱少年儒之道
佛法末法时代:成也净土,败也净土(二)

佛法末法时代:成也净土,败也净土(二)

作者: 清月照天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23:47 被阅读2次

Part2:败也净土

1、鲜明的宗教特色

净土宗具有鲜明的宗教特色。一提到宗教,一大部分人对此直接避而不谈,认为是迷信。许多人就此望而却步,乃至唯恐避之不及,大加讽刺毁谤。

2、以禅贬净、谤净

以禅宗等通途教理毁谤净土宗;禅宗及禅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深入人心,一大部分不明经典,自诩聪明,好谈空说玄的人就此站在净土法门门外观望指点,乃至妄加评判、攻诘。殊不知佛法空色不二,「真空妙有」不相妨碍,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禅宗从真空契入妙有,净土宗从妙有契入真空。归元本无二,方便有多门。若人识得此义,断不至于以禅贬净、谤净。

3、不明义理,歪曲经典

有一部分讲法者不能正确理解净土法门的基本义理。末法时代,更有大量外表温和慈悲,实际上充斥着邪知恶见的附佛邪师外道说法,种种现象,造成有意或无意间曲解佛经祖语,曲解净土法门。常见以下说法:

01、净土法门很难,凡夫念佛难以往生。

辩驳: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但真诚恳切,念佛忆佛,如子忆母,久之自可与佛感应道交,临终蒙佛接引摄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愚夫愚妇,老幼妇孺,皆可念佛,亦皆可往生。

02、净土法门极易,只要念佛,无论善恶,必定往生

此种说法以日本法然上人创立的“净土宗本愿念佛法门”为代表,自称是“纯粹的净土宗”。在中国,有台湾的慧净上人,大陆的净宗法师宣扬本愿念佛法门,影响群众范围极大。

辩驳:

净土法门虽下手简便易行,但是如果不按佛经祖语所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本分做人,实在做事,老实念佛,而肆无忌惮,造诸杀盗淫妄等恶业,既造又不思悔改,依旧如初。如是辈人,心既与佛相背,则无法与佛感应道交,临终不但无法往生,反而因为在世所造下的种种恶业,命终堕落到三恶道之中,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03、净土法门不只信愿念佛,还要开悟,还要深解大乘佛法甚深义趣,要参悟到“实相”。

此种说法,以台湾的萧平实居士,及其所创立的“正觉同修会”为代表。此人未证言证,我慢自大,擅长以现实事例与种种逻辑思维解读诠释佛经,其言论具有相当强的迷惑性。

另外一个,就是大陆的印广法师。他曲解佛陀关于《法华经》”于诸经之中,最胜第一”之义,以宣扬《法华经》为如来真实第一究竟义谛来诽谤佛陀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以《楞严经》作为伪饰,用他自己诠释的所谓“法华经”来附会、解说《阿弥陀经》,宣扬他的那一套“实相念佛”理论。

04、附佛外道邪师说法:直接歪曲佛经祖语,曲解净土法门义理。

如好言净土法门不是像一般人想的那样子,修净土法门必须达到一心不乱,否则不能往生;或者,我有某某胜方便之殊胜妙法,修净土法门,加修此法,必定往生。

上述说法,以大陆的“雪漠上师”为典型代表。其人是典型的附佛外道,以去宗教化为名,抵制佛陀正法的传播弘扬,在文学,宗教,娱乐圈等领域有着有一大批狂热崇拜、追随的信众,势力影响非常巨大。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这些情况下,又有一大批信佛学佛者,好不容易信愿念佛了,却被一些不明义理的讲师们有意无意地给带跑偏了,乃至不知不觉入了邪师的火坑,走上种种歪门邪道。

4、认为念佛是老头老太太做的事。

此种观念,以一大部分年轻人,以及一群自诩聪明,知识广博的人居多。他们认为念佛只是一帮老头老太太做的事。对此不屑一顾,乃至讥讽嘲笑,攻击诽谤。

辩驳:

上述诸人,只看到许多老头老太太念佛,殊不知,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云:“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兼收,文殊、普贤这样的等觉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尚且发愿往生;五逆十恶之辈,临终得蒙善知识开导,启发信愿,恳切称名,亦可蒙佛慈悲接引摄受,莲登末品。”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时雨之普润,似大海之纳川;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归还此法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旁及中下根。

历史上禅、教、净、律的许多祖师大德们,皆悉兼修念佛,发愿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许多历史名人,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北宋才子苏东坡,北宋宰相文彦博,“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兄弟,清代林则徐,近代梁启超等人,皆悉信佛念佛,或研究、阐扬净土法门。读者自可查证。

回过头再来看看,所谓“成也净土,败也净土”,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净土法门这一佛法胜方便之法吗?成败的关键归根结底在于人,在于人们的知见,在于人心开放还是闭塞,审慎还是武断,求欲乐还是求智慧……等等。所谓“心生万法,万法唯心”。佛法法运之兴盛也,在乎人心;法运之衰颓也,亦在乎人心。人生的升潜沉浮,历史的兴衰更迭,宇宙的成住坏空……亘古烁今,囊括十方,贯通三世者,唯是此心矣。

佛法末法时代:成也净土,败也净土(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法末法时代:成也净土,败也净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kt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