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一门,正为末法,教、行、证法,无时不有。
净土一门的教法正是为了末法时代这样的众生,因为在这个时代,众生烦恼重。既然能够贯彻到末法,甚至万年法灭之后,所以它就不受时代的限制。不论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乃至法灭时代,都有教、有行、有证,这三方面都是具足的。“无时不有”,哪一个时段当中都是具足的。
何以故?
为什么净土门没有三时分别,没有三时次第,“无时不有”呢?什么原因呢?
他力易行,不简机故。
因为净土门是靠佛的愿力,是易行道,不简择众生的根机,所以就不受时代、次第分别的影响。反过来,圣道门简择根机,越到末法时代,众生根机越陋劣。现在谁还能够打坐入定呢?像今天这个时代,躲大深山里都躲不了,微信等很多网络信息会干扰修行者的心念。
近代,台湾有位广钦老和尚,四十几岁时,在福建的清源山曾经入定。可是后来去了台湾,要修庙,要领众,晚年身体、精力也都不如壮盛之时,就不能入定了。还有虚云和尚,是有入过定的。这是真正有入定的。
今天这个时代,人生下来好像不光是六根,还带了一个手机,只要手机不在旁边,就慌了,到处摸。这就是时代的共业,还谈什么修行?
因为净土门靠他力,不简择众生根机,所以,不管什么时代,不论能修行不能修行。圣道门就是戒定慧,如果根机不行,三学六度学不了,当然就不能修行证果。可是净土门没这一说,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不论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小乘大乘,都靠弥陀愿力。那谁靠不来呢?谁都靠得来。
就像我们到达远处的目的地,如果靠走路的话,身体好、腿力健的,和那个差的,就有时间的差别。如果坐车、坐飞机、坐高铁,不管胖瘦、男女、老少,不论腿脚怎么样,不都是同时能到达目的地吗?这就没有差别。所以有教行证。
因为教行证三方面都含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我不会诵经”,没关系,只要会念佛,这六字名号含摄一代教法;“我不会修行”,也没关系,这六字名号里收摄法藏比丘从因至果一切修行功德。“我自己开不了悟”,没关系,不需要你开悟。弥陀救度,只要往生,决定成佛,只要念佛决定往生,只要有信愿,决定平生业成。
故至圣道三宝灭,复百岁时机,远沾大利。
因为净土门的特点是这样,所以在圣道门三宝灭尽之时,《无量寿经》里就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什么叫“复百岁时机”?
过一万年之后,三宝就灭尽了。三宝灭尽之后,还有一百年,这一百年的时候,所有一切众生都是靠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时候众生也能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能念六字就念四字;甚至没有经卷了,空中就会现出这六个字,或者是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这也不奇怪,现在念佛机到处播着呢,即使不识字,也能跟着唱唱哼哼,也能念佛。中国人中国人的发音,外国人外国人的发音,文字各个表达不一样,这是自然显现。
这里的“百岁”也不只是说百岁,是指圆满数。因为释迦佛教法当中人寿是百岁,“止住百岁”就是说任何时候,即使万年之后,众生还是有得救的希望。所以,《无量寿经》的异译本就说“永作伟大赠物”,永远地给予利益。善导大师就说“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所以,净土教法不选时机,万年三宝灭尽之时,闻一念都能往生,何况今天听闻弥陀名号念佛,怎么不往生?毫无问题的,这都是靠他力易行。
“复百岁时机”,万年三宝灭尽,再过百岁,那个时候的众生“远沾大利”。“远”就是离释迦牟尼佛灭度远了,比如过了一万年,但仍然可以获得大利。“大利”就是往生成佛的大利。《无量寿经》里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所谓“大利、无上功德”就是指往生成佛。三宝灭尽万年,再过百岁时机,都能获得大利,那今天谁不能获得啊?
恭录自:《观经疏楷定记》讲记3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