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东去花莲,需长途奔袭。好在可于其丰滨乡北回归线纪念碑停留歇息,更有一处非看不可的好去处一一太鲁阁国家公园。
北回归线纪念碑,建在环岛公路边一片空旷的田野上。碑高约20米,为一塔型石碑建筑。碑顶有南北和水平相交叉的圆球,石碑上新有“北回归线”4个大字,还刻有北纬23°27′4.51〃字样。热、温两带以北回归线为界,由此以南为热带。
来这里是图热闹、看稀奇、长知识。游客鲜有不在此拍照留念的。
车行近午,导游小边领我们到花莲寿丰乡立川文化生态馆歇脚,既观摩入池塘摸捉黄金蚬之乐,还可品尝丰盛的鱼宴。
游人摸捉黄金蚬黄金蚬 瞧,师傅像片烤鸭状片鱼
饭毕,便直奔太鲁阁国家公园了。
行前了解过,太鲁阁系台湾原住民语言,意为“伟大的山脉”。地跨花莲、台中、南投三个行政区域。台湾中部东西横贯公路(中横公路),东部起点即是太鲁阁国家公园。公图之特色即峡谷和断崖。其主要的建筑有长春祠、燕子口、靳珩公园、九曲洞、慈母桥、天祥。主要自然景观有锥麓断崖、流芳桥、大禹岭、布洛湾、砂卡礑步道、绿水合流步道、清水断崖步道、白杨步道、豁然亭步道、莲花池步道、黄金峡谷。
现辟为游览胜地的太鲁阁景区,其中横公路之艰难修建,蒋经国功莫大焉。
1956年,蒋经国任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退辅会)主委。斯时50万渡海赴台却无家可归的无眷官兵陆续退伍,蒋经国动员青壮年投入大型公共建设,解决退伍后生存之忧。在崇山峻岭中开凿中横公路便是蒋经国的杰作。
1956年7月7日,台湾“横贯公路工程总处”成立,开工典礼分别在东、西端同时举行,1万多位退伍“荣军”,用原始工具承担起难以想象之艰巨工程任务,以212人殉难、702人受伤之惨重代价,提早半年完工。整个工程耗时3年9个月18天,于1960年5月9日通车。
手扶断崖,俯瞰山谷,看婉娫曲折盘山公路若隐若现,敬佩之情油然。
伫立碑亭,仰望峡天,观首尾相衍观光客车人上人下,顿生莫名悲怆。
北洋大学学子靳珩纪念碑碑主靳珩乃河北无极县人,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57年,任东西横贯公路溪畔工务段段长,10月21日在燕子口一带巡视时被地震落石砸中而不幸殉职。靳珩纪念碑,乃蒋经国立、钱穆撰文。我和袁国林先生都在此碑前呆站良久,袁乃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学子,我曾为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写过传记,我俩都没料到,竟会在此撞见北洋学子碑,自然倍觉亲切。
离开靳珩碑,便是与一段历史告别。
离开太鲁阁,心灵定会溢出一柱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