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风
作为家里的女主人,对于家里面的一些“公共法则”,我们误以为家里的每个人都会约定俗成,都应该知道并且做到。(其实这是我们的“假想”)。
当他们没有遵守这个惯例,没有做到的时候,我们会很恼火,就算是不发脾气,也会命令他,按照惯常的“规范”去做。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时候说出来的话,100%是命令,而当我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后,我学会了运用“请求”来达成共识。
比如有人进门后,鞋子没有摆在鞋架上或者该放的位置,我不会再烦躁的去指责和命令,而是说,我看到你把鞋子放在柜子门口,这会妨碍其他人换鞋,你能不能以后把鞋子放在鞋架上?
这样的话语里面没有评判,没有批评,所以听的一方就不会生出反感,并且乐于接受这样的请求。
再比如我先生洗完碗之后,有一些特别的盘子碗,他会不知道放在哪儿,然后就随便放。(以前我会觉得他是乱放)等到我下次做饭要用餐具的时候,我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放在了不同的位置,难免心生抱怨。
其实锅碗瓢盆如何摆放这些规定,只是“我的规定”,家庭琐事并没有发布公告,所以我想他是有一些不知道的。(现在我能“观察”到事实的部分)
那么我不会像以前那样很烦躁去怪罪他,能够理解他无知者无罪。那么我们也可以运用“请求”来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先说“观察”,加上感受,再提出请求。
那么你们知道先生是怎么想的吗?事实是,他在洗完碗收拾时,他也不知道该放哪,随便放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有一丝忐忑,不知道自己放的是否妥当?那么当我们跟他提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丝怪罪,而是,真实的提出请求,那么他也是很释然的,并且以后可以照做。
这就是“请求”和“命令”在生活中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