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形成有声语言的生理过程。
科学研究证明,妊娠20周时,胎儿的耳蜗就已经形成且具备听的功能。也就是说,一个儿童在出生前在母体内已经有了将近20周的听觉经验。
所以,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刚刚出生的婴儿会表现出特别喜欢听妈妈的言语声,甚至喜欢听妈妈肚子里听到的过的歌曲或故事。
这种自然发展的听觉能力奠定了人类学习有声语言的基础。
在孩子出生后的6个月里,婴儿能够区分在母语中并未听到过的声音,逐步形成针对母语的语音分类,并弱化识别非母语语音的能力。满17个月时,幼儿就能根据大脑的语音分类利用言语中的语音差别学习新词汇。
听力障碍阻断了大脑接受言语刺激的途径,影响脑功能的正常发育,导致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发展迟缓或异常。
对于听力正常的儿童来讲,胎教有着对儿童的未来成长认知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乎,各种胎教机构专家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从本意来看,对还在母体的胎儿进行胎教,这是有意义可取的一件事。本是陶冶母亲与胎儿情操的一种手段。
如今却把学习这么艰苦的任务放到了这个生命的起点——胎教之中。更甚的是在胎教中表现出了更多急功近利的做法,以灌输知识为主要的目的,忽视了幼儿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感知能力。
曾在一书中了解到:古人胎教的重点是教育母亲。这是我听过的关于胎教方面的最美的回答。
古人认为,胎儿和母亲母子连心,他们是一体的,作为母亲,首先要有一个气血足,有一个平和的性格,有了这种平和的性格,胎儿就有了一个成长的舒静场所。
环境那么安静柔和,就如同一个人沐浴在温柔的春风里,孩子当然就能在如此舒服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反之,如果是母亲没有一个平和的性格,天天在那里跟个母老虎似的,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摔东西,颐指气使,胎儿在母体里边,自然能感受到不舒服,就感觉天天遭受暴风雨的袭击。
所以,好的胎教是从教育母亲开始。这种想法实在是高。深究下去会发现,说的真是非常非常有道理。孩子成长的母体是胎儿成长的第一环境,这个环境的好坏,关乎孩子之后的性格养成。
据说,古代的胎教是从周文王的母亲开始的。
据说,周文王的母亲怀孕后,常常“令gu诵诗”,意思就是找了一个盲人来给她诵唱诗歌……
听闻不禁为之点赞。是啊,一个眼明心亮的人,心难免会因为俗世的种种俗事而杂念丛生。而一个失明的音乐人,看不见身处的境地,自然心底纯清,一颗净如水般的心,自会奏出春风沐浴人心。
通过母亲的教养来渲染腹中的胎儿,达到生子要贤良,长寿,仁义,聪慧,最终对国家有所贡献的目的。
这就是古代进行胎教最初最衷心的期望。
图片来自天籁之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