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69.课例于永正的《月光曲》

969.课例于永正的《月光曲》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22:27 被阅读0次

每次看于老师的课例,都有一种朴素且深刻的感觉。

这一课,把它分为四个板块。

1.导入

课堂在《月光曲》的钢琴声中开始,伴着这优美的琴声,老师介绍作者贝多芬是德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琴声停止,老师板书课题。

导入这一部分,老师对作者的简介处理的特别妙,不得不说是技高一筹。

2.一读,读懂内容

老师提的要求是:要字字入心,过目不忘,用心读。任务是:用简要的概述故事,随后指名学生来回答。

在交流这一块,老师提的要求是:一人说,其他人听,听的时候要注意优点和问题。

同学站起来概述完毕,其他同学说出了优点和不合适的地方,老师也要进行点评。

这个过程听说读、概括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3.二读,读出感情

老师提出要求:一学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看书,注意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和文章感情。

随后,老师指名学生读。在此过程中,他们体会了“断断续续”“幽静”的意思。“苏醒”“陶醉”的意思。还指导了“幽静”的幽的写法。让学生把这个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来展示出来。

4.重点段落反复读,熟读成诵

老师再次放《月光曲》让学生听,听完以后再读第8~9自然段,学生练习读,听播音员朗读,听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读,指明读,最后快要达到背诵8——9自然段的目的。

5.对联想的认识和运用

让学生找出第九自然段哪些是写实的部分,哪些由引起的联想去掉联想之后有什么变化?老师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来,教授联想。

老师出示片段,让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来哪些是联想,哪些是写实,并指导联想,一般是用他想好像反复一类的词语引出来。可以让文章富有内涵,更生动。

然后,老师给出一篇短文,让学生画出哪些是联想部分,赏析评价理想的好处,再加上。

最后的作业也是让学生发一篇短文给学生,让学生补充联想的语句。

这一课余老师抓住了语言练习的牛鼻子。在授课期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练的能力。并且针对教学目标的难点,联想以及运用,讲练结合,读写结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683对比读课例《望月》和《月光曲》

    结合于永正老师《望月》和《月光曲》两个课例,谈谈于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的? 阅读于永正老师的这两...

  • 20220307小语课例研讨

    课例:阅读于永正老师的《再见了,亲人》和《白杨》课例内容,话题结合两篇课例,谈谈自己的课堂实践。 读完于永正老师...

  • 763对比研读《月光曲》

    对比支玉恒老师和于永正老师的课例《月光曲》,两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的招数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在平常课堂教学中...

  • 20201201于永正《狐狸和乌鸦》课例研讨

    于永正《狐狸和乌鸦》课例研讨 本课中,于老师的识字教学给你怎样的启发? 读了于永正老师《狐狸和乌鸦》这堂课的教学实...

  • 不见之处的思考

    于老师《杨氏之子》课例研讨 文字/丹老师 11月16日于永正老师《杨氏之子》的课例研讨,是我第...

  • 【课例研讨】小学语文第31期

    时 课例:重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77-79页,结合《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中课例《梅兰芳学艺》和《惊弓之鸟》,...

  • 20201214于永正《梅兰芳学艺》课例研讨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课例研讨 1、谈谈你对本节课中“重情趣”的理解。 “重情趣”是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中的第一...

  • 美的链接之解词遇见朗读

    于老师《惊弓之鸟》课例研讨思考 文字/丹老师 课例研讨于永正老师的《惊弓之鸟》课堂教学实录。围绕于老师的“解词和朗...

  • 于永正《草》课例研讨延伸

    教学手段引发的思考 文字/丹老师 在党玲芬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对于永正老师《草》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了深层次地挖掘。三...

  • day8 读完一本书

    今天把于永正老师的课例读完啦~明天开始窦桂梅老师~谢谢阿慧给我分享的精品课。今天还看了何捷老师的课例,欢乐的活力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69.课例于永正的《月光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rp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