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一读 | 41 |《国语·晋语四•郭偃论治国》

每日一读 | 41 |《国语·晋语四•郭偃论治国》

作者: 码字的若文 | 来源:发表于2021-08-28 00:14 被阅读0次

《国语·晋语四•郭偃论治国》

原文:

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译文:

晋文公问郭偃:“以前我以为治理国家很容易,现在却觉得越来越难了,为什么呢?”

郭偃回答:“主公认为这件事情容易做时,做起来就会越来越难;主公觉得做起来很难时,只要一直做下去,慢慢的难也会变的容易了。”

后记

郭偃,又称卜偃,虢序的后裔,春秋时期晋文公的首席大夫,晋国的卜官。

君王时代的历朝历代,都有负责卜筮的官职,夏商时称为“巫师”,周时称为“卜正”,后代世人便以此官职为姓,称“卜”。春秋时几个著名的卜筮,鲁国的卜楚丘,晋国的卜偃,楚国的卜徒父,都是“卜”姓的后人。

齐桓公的管仲,闻名后世,而晋文公的郭偃,知道的人却不多,其实在当时的春秋时期,他是和管仲齐名的。

《韩非子•南面》说:“管仲毋易齐,郭偃毋更晋,则桓、文不霸矣。”意思是说:齐桓公没有管仲,晋文公没有郭偃,是称不了霸的。

《商君书》之开篇《更法》说:“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意思是说:追求美好德行的人不会附和世俗,要建立非凡功的人不会将自己事业让别人来决定。这里就是指郭偃在晋国实施的变法。

这篇对话,既说明一代霸主晋文公是个思考型的君王,也说明郭偃看问题会一分为二辩证地去分析,琴瑟和鸣,晋文公没理由不强大。

相关文章

  • 《国语》之一百二十七

    郭偃论治国之难易 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

  • 泽水困

    1 《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

  • 易与难

    最近摘抄《念楼学短》时,学到《国语》的一段话。 文公问于郭偃曰. 始也吾以治国为易. 今也难. 对曰. 君以为易....

  • 读《叔向论忧德不忧贫》

    今天才听完薛老师讲的《叔向论忧德不忧贫》,这篇文章是《国语.晋语八》里面的最后一篇。 《叔向论忧徳不忧贫》写的是晋...

  • 古文观止:王孙圉论楚宝

    《王孙圉论楚宝》出自《国语·楚语》,记载了王孙圉论何为宝物的故事。 王孙圉是楚国大夫,有一次他访问晋国,晋定公设宴...

  •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129:宴席上一首诗接着一首诗

    晋语四·第一则·九 这一天秦穆公请重耳吃饭。重耳打算带上狐偃。狐偃说文辞我比不上赵衰,还是带上赵衰吧。于是重耳和赵...

  • 2017-06-07

    其他,三种用法: 1、别的,其余,不分人与物。语出《国语·晋语四》:“民生安乐,谁知其他?”古汉语流行通假,形近和...

  •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124:晋文公版西游记

    晋语四·第一则·4 姜氏搬出晋文公姬重耳的祖先武王的事迹,分析晋国与齐国的形势,看到狐偃等人的忠信,依然没有能说动...

  • 《国语》之一百五

    《晋语四》 重耳自狄适齐 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吾曰:'奔而易达,困而有...

  • 《念楼学短》学习录41

    原文 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读 | 41 |《国语·晋语四•郭偃论治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bi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