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021.11.27学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如如不动的状态,没有变化),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按照《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所说的去做,就符合了老子所说的道,就能看到“道”的存在,就到了佛境界,至佛地位。 修行,从儒家开始做。 香港染料大王汤恩佳,毕生宣传儒家思想,说自己赚的钱都是靠儒家思想赚的,所以向各个高校捐孔子铜像。 有德行就符合天道。德就是道,道就是德,道是体,德是用,道是本,德是表。 德就是道的前提,只有做到德才能见到道。入静,定,才能了之世界的真相。 佛魔都在一起,每个人身边都有小人,每个小人都静不下来。 离道觅正道,终身不得道。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若自无道心,暗行不见道。《坛经》 道,百姓日用而不自知,虽然没有多少知识,但是做的很好。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我表现者不能显露自己,自以为是者未必明白事理,自我吹嘘者没有功劳,自我夸耀者不能被别人认同。 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君子不等到表扬就能自勉,不等到批评便能自警。 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者, 果位有佛眼。 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 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见道,悟道的层次。佛家可以,道家也可以。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为慧根最上乘者演说,提供修行的路线 第二、传达世间的规律,按照天道去做事,从此实现自己在尘世的人世的快乐,解除烦恼。 福是福,罪是罪。起心动念就是罪。福不能抵罪。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自性,虔诚合掌至心求。--《坛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