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心情随笔2016年终总结
人生虽苦短,我只做自己的王

人生虽苦短,我只做自己的王

作者: 纳兰敏月 | 来源:发表于2016-12-29 23:01 被阅读1038次

        点开本文的亲,请放心“食用”,这不是毒鸡汤。不过还得说声抱歉,因为我也无法提供什么实质性分享。它只是一篇糅合琐碎思绪的年终随感。眼见2016的尾声近在咫尺,是时候写点文字来告别。

        远离诸多不顺的2015,2016比想象中走得更快。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自己已习惯了杂乱无章的日常节奏,还是现下正朝着好的状态过渡。世界太嘈杂,生活不轻松,还会被惶恐与不安偷袭。可不慌张、不迷惘,还叫什么人生!在距离30岁不到2年的时间节点上,我决心从今往后只做自己的王。

        做这样的决定,倒不是遭遇何种挫败。只是更加认清我那莫名其妙的怯弱后,想要与它进行一次彻底的决裂。人生苦短,无需压抑。像大胆表达想法、勇敢拒绝讨厌的东西,这些简单的小事,我却用28年才渐渐做到。你问我为什么总是优柔寡断,我都不知我自卑的根源在哪里。人民币尚且遭遇过嫌弃,我又怎能做到人见人爱?一个人唯有回归真实,生命才会呈现出应有的绚烂。与其原地踏步,不如大胆实践。  

   正确打开朋友圈,我找回遗忘的城池。

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使用微信已有好几年,我确是今年才掌握正确的“打开方式”。

        前些天,我看到一条评论:“微博是一群陌路人互相关注,渐成熟人;微信是一群熟人聚在一起,渐成陌路。”不知道它是不是很多人的心声,但想想也是人性使然。

        人类是非常矛盾的物种,既想得到广泛认同,也渴望远离喧嚣的清静。而我们总擅长向陌生人吐露真言,在熟人面前戴上面具。至于“朋友”一词的定义,谁都有杆秤。互加社交账号的,一定是朋友?不评论、转发的,就不是朋友?

        或许你和我一样,因为种种原因关注了不少熟悉的“陌生人”。小区附近的餐馆老板娘、买电脑时咨询的店员小哥、工作中打过照面的客户、毕业后再也没见过的同学、公司的同事、领导和BOSS,八百年聚一回的远房亲戚……当小小的圈子塞进越来越多的人,窒息的压迫也随之而来。

        纵观我的朋友圈,基本分为六大类:鸡汤、炫富、秀娃、心情、学术、微商。发鸡汤的总以为旁人不懂人情世故;炫富的常觉得“大批刁民想害朕”;秀娃的止不住催婚催生甚至催二胎;发心情的停不了对生命的慨叹;学术型人才秀出的风景照都是一言堂式的点评;做微商的无需赘叙,广告连篇也不知销售实况究竟如何。

        遇上热点话题来袭,圈里的众生相更有意思。德高望重的文艺名人逝世,了解的、不了解的纷纷化身业界评论员;明星离婚出轨的传闻满天飞,围观的、痛恨的都要说上一通。仔细浏览过一些“朋友”的主页,你恐怕会察觉到另一件事——其实你从未认识TA的内心。面对面,你们笑着互夸对方的装扮;转过身,岂知TA是不是正鄙视你的审美?

        试想,老板转发了一篇公众号热文,其他人跟风而上,或点赞或转发,没有行动的你注定被划分在不合群的行列;同学的孩子拍了百天照,霎时间同窗情深,赞美祝福几乎刷屏,没及时表态的你自然被视作冷漠无情。我不能说,每条评论都是虚情假意,却执拗地不愿在情感枷锁的逼迫下发声。

        渐渐地,除了公司群的通知,我已不大在意他人的生活。在沉寂一段时日后,某个无聊的黄昏,我望着天边的烟霞,纠结着要不要拍照分享,却又生怕被贴上矫情的标签,就在我陷入无谓的思考中,夕阳终于沉下,一瞬间我不禁对自己感到可笑。欣赏美丽的方式有很多,在心里铭记下这份感动不就可以了?

        原来问题的根本不在于APP杀伤力有多大,在于心态的调节。

        世界是一样的,使用其他APP依旧有新的矛盾。身为凡夫俗子,我会嫉妒、吃醋、生闷气,也会自恋。细数别人微信几宗罪的我,居然没有发现,当自己的文章发表,或与密友相聚,何尝没有过一丁点想要炫耀的心思?

        你把朋友圈当作沟通工具,它会协助你顺畅地交流;你用它满足虚荣心,它会让你背负沉甸甸的负担。换个角度看,将朋友圈的快乐视作幸福的传播,人的胸襟视野也会更开阔。无法左右别人发布的内容,可以一笑而过;尚未拥有骄傲的资本,可以为之奋斗。别太把微信里的故事当真,你只看到TA的笑,并未瞧见TA的泪。图文遮盖的真假,实在不值得占据大把时间!

        人人都有一方城池,不在手机里,不在网络里,只存在于你的心里。你的城池是否安好?所幸,在迷雾中,我瞥见远方城堡折射出的光,凭着这光芒,我便足以找回遗失的美好。

   听从内心的声音,翱翔在自己的宇宙。

图片来自网络

        和自己对话,是件有趣的事;知道自己要什么,更是件幸福的事。明年将迎来29岁的我近来常常感到困惑,属于我的标配生活到底是啥模样?

        作为同龄人中的另类分子,很小的时候,我便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世界像一个圈,只有我隔离在边缘,别人轻轻松松就能向前,我必须拼劲力气才能不掉队。在人生的大半时光,我义无反顾地追逐这个隐形的圈,努力得到夸奖,努力在人群不扎眼。然而,随着阅历的递增,我终于发现,合群不等于快乐。在连连看里,最先消灭的正是相同的图案。

        转眼间,进入职场已有6年,工作平平淡淡,感情一片空白,跳槽的念头隔三差五就会冒出来刷下存在感。从学设计的艺术生转型当文案,从起初发言怯场到如今沉稳地与人交谈,成长是看得见的,缺陷也是存在的。在骑着自行车归家的许多个傍晚,我一度恐慌,十年后的我在哪里?难道后半生就要在重复昨天中度过吗?我本是个对人生有品质要求的人呐!

        寻找不出答案的我逃进了日剧,《小豆豆电视台》《重版出来!》《校阅女孩河野悦子》……我看着神经脱线的黑柳彻子在人生磨砺中成为日本电视台的传奇;永不言败的黑泽心在柔道梦想折翼后重振旗鼓进军漫画界;自信满满的河野悦子在憧憬多年的时尚杂志社越挫越勇。我仿佛瞧见自己的影子,也深刻意识到与女主角们的差距。她们有目标,我是盲从的。挖掘出问题所在的我,应该有药可救吧!

        有人劝我辞职,有人劝我相亲结婚。我当然知道不采取行动不行。但辞职后面临的困境,草草决定的婚姻引发的后果,这些人替我想过吗?我能够坦然承受吗?不是不敢勇敢,而是不想鲁莽。如果下份工作只是对从前岗位的复制,我为何要离开?如果爱侣要像去菜市场买菜一样挑选,我为何要等到现在?我害怕在一成不变的环境里荒废了激情、磨平了棱角,更不愿把逆袭的希望寄托在没有爱情基础的陌路人身上。以前不懂什么叫“举步维艰”,这些年竟透彻地顿悟了。

        脑海里有个声音对我说:“别着急,大部分人一辈子都糊里糊涂,偶尔迷失方向不可怕,千万别停下步伐,穿过这片沙漠,就是无边绿洲!”而那个声音也对我说:“不知道干什么,至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远离八卦,远离是非。保持微笑,保持善良。负能量爆棚,就自我消化;能不麻烦别人,就一人承担。时间会将你雕琢得璀璨光亮!”

        这样纠结矛盾又认真的我,一定让很多人无奈吧。说我异想天开也好,倔强死板也罢,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不沾一丝染世俗气。所从事的职业能打心眼里热爱,所选择的伴侣是真正灵魂的慰藉。无需赚很多钱,也不会经济拮据。看书、养花、喝茶、闲聊,看着日出日落和四季轮回。妈妈听闻我的想法说,这很好,但挺难。

        是啊!我知道,很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能无拘无束地过一生?世上多的是活在评论中的人,职场也不乏混吃等死的人,我不愿做其中之一。不在烦恼中消沉,就在烦恼中觉醒。说不定,这段生命中的空白期,正是命运为将我变成更好的人而馈赠的礼物!

        每个人都是上帝播撒在人间的种子,有人过早绽放,在赞赏声中走向凋零。有人要经历风吹雨打,才能在土壤中发出萌芽。熬过无人问津的成长期,平凡的我才能长成为苍天大树。

    没有飞机和火箭,我用精神食粮来造。

图片来自网络

        去年,我回归豆瓣;今年,我来到简书;加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B站,俨然构成我日常模式的三大神器。

        在豆瓣挖掘精彩的电影、剧集、唱片和纪录片,在B站开着弹幕看视频里的百态人生,若有何非写不可的感触,简书便是我安放文字的栖息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食物链,且运作顺利。说来神奇,比起物质上的满足,精神食粮供给的营养,能让我感到持久的愉悦。

        带给我最大惊喜的,莫过于简书。不夸张地说,简书拯救了我濒临破碎的文学梦想。自从去年,我一直发文的某网站系统坍塌,再后来公司因业务发展突然转型,整个2015笼罩在阴霾之下,就别提战绩。心是慌的,文字是苍白的,陷入瓶颈的我连码字的动力都快找不到。消极颓废的状态直到今年5月注册了简书,总算有所缓解。

        简书不是灵丹妙药,但至少让曾经灵感喷涌的我又一次回到自己身边。重新开始也不意味一帆风顺,可磕磕绊绊的过程却让我沉淀下浮躁。比起很多大神,无论是发文频率、阅读量,还是积攒的喜欢数,我都着实是枚低微到尘埃的小透明。最初的时候,苦恼和沮丧是有的,时间久了,竟也不觉难过。每个写手都希望精心淬炼的作品畅销,然,反思市场,畅销等于优质吗?我想,热度并不代表有深度。

        我很走心地问过自己,为了什么而码字,渴望鲜花和掌声是其一,其实更多还是希望留下一座心灵的庄园。岁月会让人老去,思想的碰撞却能为灵魂输入新鲜血液。一个简单的举动,有人只是冷眼旁观,有人从中受益匪浅,记录下点点滴滴的悸动,未尝不是对生命的一次梳理!有人共鸣自然很好,无人理解也没什么大惊小怪,写作本就是一件私人的事,能将真情流露的情感变成文字,已经是种幸福。

        上不了首页推荐,不能气馁;点赞支持的,要由衷地感恩;批评质疑的,要用辩证角度看待;取消点赞的,不应当埋怨。当然,我更要感谢简书这个平台,让我结识很多优秀的文友,我们相似也不相同,原是天南海北相隔,皆因同样的执着而交心。偶尔,也会有杂志编辑和公众号小编联系我转载文章。一切正走向正轨,人果然是需要寄托的生物!

        认真且随性,平凡不简单。我对文字的态度如此,对感情亦是如此。大概是单身太久,前些日子与朋友相聚,聊起写文之余,她一个劲地道我越发像个清心寡欲的修行者。“真希望你转移一下生活重心,除了码字、看书和电影,找一个合适的伴儿,一起面对漫长的人生路,也是种有趣的体验啊!”

        走到现在的年纪,不承认向往爱情,未免虚伪。我也渴望与一个如山间清风、古城日光的人相守余生,那个人在读懂我的内心、看到我的脆弱后,仍不离不弃、相依相随。可这份幸运至今没有降临。没有关系,我不忧伤,也不焦虑,若不是宿命中的缘分,无牵无挂倒更安心。我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但我清楚不喜欢什么。瞧,我总是爱自说自话,固执得可怕。在对的人到来以前,除了更强大、更上进、更勇敢,似乎别无他法。

        《孤独的小说家》的封面有一句话:“十年前的梦想,如果还没有熄灭,就让它永远燃烧吧!”我的梦想从未忘却,无非是做个不浅薄、不平庸、时时都能扬起笑容的人。单身也好,两个人也罢,只要那团火苗依旧闪烁,就有理由相信,黎明会到来,黑暗也会过去。

图片来自网络

        写至文末,我一直在单曲循环SMAP《世界上唯一的花》。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谁能想到SMAP这个伴随几代人成长、辉煌如神话的天团竟也在几天前完成最后的谢幕,一个时代终于镌刻成历史的一页。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更没有什么不能改变。正如歌词所唱:“我们皆是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花,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品种,单纯地为了让那朵花盛开而努力就好,无论是小花或是大花,无法成为第一也好,你本来就是特别的only one……

        2016已余额不足,2017正款款走来。新的一年,新的期许,卸下包袱,披上战袍,这就整装出发啦!

相关文章

  • 人生虽苦短,我只做自己的王

    点开本文的亲,请放心“食用”,这不是毒鸡汤。不过还得说声抱歉,因为我也无法提供什么实质性分享。它只是一篇糅...

  • 人生苦短做自己

    下午18:30自己经历了一场无硝烟的战场。那一刻体会到了救治生命的危急和紧急,以及医务工作者的伟大。 一个电话我被...

  • 人生苦短,只做重要的事

    人生苦短,想做的事总是太多,时间却总是不够。所以,不如好好想清楚到底什么事是最重要的。把重要的事先做,做好。...

  • 人生苦短,做自己就好

    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不要太在意别人是怎样看,别人怎想,怎么说, 别人如何衡量你,取决于你如何衡量自己。 人的一...

  • 【说头】

    人生虽漫长, 也有尽头。 岁月虽苦短, 也有盼头。 把一切看淡,才有活头。 给自己找乐, 才有兴头。 亲情,恋情...

  • 每天都想辞职

    到底要做怎样的工作,人生苦短,按照自己舒服的过?还是人生苦短,尽力去奋斗?即使每天心里都特别难受。 做自己喜欢的?...

  • 人生苦短,何必只做背景角色。

    人生苦短,何必只做背景角色 昨天晚上刚看完《失控玩家》,也是一部让我收获良多的电影。 01 生活就是此时此刻 当盖...

  • 人生苦短,做自己想做的事

    天下成大事者,莫不高瞻远瞩、拿地起放地下、雷厉风行,犹豫纠结者永远一事无成! 今晚是我下定决心的时刻! 今晚是决定...

  • 人生苦短,做自己想做的事

    昨日,有位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这一年/这十年想做的事以及这些年你一直在做的事” 仔细想想,我总...

  • 人生苦短,请做自己的老板

    把握自己的命运,是很多人渴望又不可得的事情,俗话说“一命二运”,命运对一个人人生太重要了。人生成长是自媒体热门话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虽苦短,我只做自己的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wp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