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传统分为二十七章,现自《述而篇第七》7.4、7.9、7.10、7.38四章移来,共计三十一章。
10.8[传统为10.7]齐,必有明衣,布。
齐必变食,居必迁①坐。
【译文】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
斋戒的时候,一定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改变地方。
【老彭有话】斋戒前沐浴时,一定要穿着浴衣,浴衣是布的。
斋戒一定要改变饮食,也一定要改的坐卧的地方。
这一章说什么也应该是后人从前一章中剥下来的,它应该仍是上一章的内容才对。
我们现在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叫“沐浴更衣”。但孔子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沐浴时要穿浴衣呢?沐浴的目的是为了“斋戒”,那在孔子看来是非常神圣的事件。所以斋戒沐浴的时候,你不能光着身子进出穿堂,那就是“大不敬”了。所以,老人家强调一定要穿上“浴衣”。
“斋必变食”,这到现在也还是这样,忌荦腥,吃素。这就是改变饮食。
“居必迁坐”。古代人的房屋不是太宽绰,有些人家的祭台就在外室迎门。平时这里也是会客的地方,宾客坐而聊天。现在到了斋戒的时节,这里摆上了供品,当然也就不能随随便便地在这里谈天说地了,所以,有客人来,一定要换个地方。至于这里的意思是不是“同房不同房”的问题,那是后话,孔子这时不一定有这样的说法。
【注释】①迁,换。
10.9[传统为10.9]祭于公,不宿①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参与国家祭祀典礼,不用隔夜的肉。别的祭肉留存不超过三天。若是存放过了三天,便不吃了。
【老彭有话】国家祭祀,要用新鲜的肉。祭祀用过的肉存放不要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要再吃了。
我认为“不宿肉”是不要用不新鲜的肉,也就是要用新宰杀的肉作祭。
至于“祭肉不出三日”,则太好理解了,古代没有冰箱,如果赶在夏天,还用得着三天,当天就坏掉了。
【注释】①宿,隔夜。
10.10[传统为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①之。君赐生,必畜之。
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译文】国君赏赐的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位先尝一尝。国君赏赐的荤腥,煮熟后先贡奉先人。国君赏赐的活物,一定饲养着。
侍奉国君吃饭,在他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自己先吃好饭。
【老彭有话】国君赏赐的熟食,孔子会恭恭敬敬地摆正尝一尝。国君赏赐的鱼肉等荤腥之物,孔子煮熟后先要贡奉给祖先。如果国君赏赐的是些牛羊生物,则一定好好饲养。
如果是侍奉国君饮食,要趁着国君祭祀时,自己先吃饱。
国君祭祀时自己要趁机先吃饱的意思是待国君吃饭时,自己更有时间来侍奉国君了。
【注释】①荐,贡奉祖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