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两会顺利落幕,国家政策走向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对于民办教育人,两会是值得思考、深挖的。
“持续整治校外机构”、“线上线下综合治理”、“素质教育落地”、“教师工资待遇优化”、“促进教育公平”……
以上都是本次两会所提及的关键点,而这些政策方针对于民办教育行业来说,究竟有哪些联系和影响呢?
整治还将继续
民办教育发展将受限制?
对于民办教育行业而言,去年是整治年,调研摸排了全国40万个校外培训机构,整顿了27.3万个。
而今年的整治还将持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两会上表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不获全胜决不收手。”
“一些违规的培训机构跟我们打游击战,我们就打持久战;跟我们打麻雀战,我们就打攻坚战!”陈宝生说。
对于一些从线下“逃往”线上的机构,陈宝生也明显表示,要“线上线下综合治理”。
经历了一年的行业整治,不少有办学资质校长都觉得压力山大。在他们看来整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打压”,规范限制的地方很多,是不是就代表国家不支持民办教育了?
当然不是!
在两会中,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虽然今年财力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标准,政府都要支持。”
而且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也要利用好“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所以,从大局来看,国家支持教育的力度也许比我们所想的还要大,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
在这个层面回过头来看整治,就会明白:如果你能在满足标准的情况下,做有贡献的教育事业,国家的态度绝非是打压,而是十分支持的。
所以,各位校长要放下顾虑,只要学校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又能带给孩子有价值的教育,发展起来是很有希望的。
全面落地素质教育
素质机构的春天来了?
两会中,陈宝生强调要保证“素质教育落地”,这样的布局不仅体现在“减负”上,在2018年8月的《民促法》(送审稿)中规定——艺术、素质类培训学校可直接申请法人登记。
在国家的支持下,素质类、艺术类培训机构的“绿色”通道被打开。不少业内人士直呼:“素质机构的春天来了!”
确实从政策上来看,艺术、素质类学校已经占有优势。但一位来自宁波的艺术培训机构的校长说:“现在由于艺术类可以不办许可证,现在遍地开花,竞争尤为激烈。”
我们在关注政策时,市场的走向、变化也要同时考量。眼下艺术机构面临着市场竞争的考验,如何提炼出自己的优势,赢得家长的信任变得尤其重要。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忧心忡忡的文化类培训机构,行业整治可以剔除一部分没有办学资质的竞争对手,而当更多资本转向艺术、素质教育时,目前空旷的赛道也是发展的好时机。
而且文化培训机构也可以响应国家的号召,增添一些素质拓展的活动,寓教于乐。
对于素质机构,面临的不是春暖花开的春天,而是火热火热的夏天,当然,如果有实力,这个夏天应该还是能过得凉爽舒适的。
公立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优化
对于民办机构有什么影响?
敏感的校长其实已经有察觉:一旦公立学校的老师工资待遇变得优渥,加上稳定和社会地位的优势,一些优秀的老师可能就会更倾向于去到公立学校。
这直接影响的是校区的人才输入,当然政策从规划到落地还有一段时间,但如果等到落地的时候,有的准备可能就显得有些晚了。
比如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
得人才者得天下,对于拥有企业性质的培训机构来说,如果想要发展,人才和团队建设至关重要。
在外部人才引入可能会受到冲击的时候,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就更加重要了。
有不少培训机构,因为核心员工的离职,造成部分老师的离职,从而造成学员的流失。但如果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能快速培养出能胜任工作的老师,就能减少学校的损失。
而且如果一个平台能够很好地帮助人成长、进步,也会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加入,一举两得。
当热点政策出炉时,看热闹的人在第一个等级,大多数是吃瓜民众。跟风的人在第二个等级,他们有追随趋势的意识,但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能结合政策以及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判断,则在第三个层级,要知道,政策虽然是确定的,但世界和人却是变化的,政策之下的变化,以及根据不同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才是学校的生存发展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