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第185篇 1563字, 累计298548字 】
上世纪九十年代,落实政策的主要工作完成,零星的上访户转入正常的信访途径。中央和国家信访部门十分重视对信访干部的培训,专门在珠海市委党校设立了全国信访干部培训中心,每年都要为全国各地各级单位培训信访干部。
1996年上半年,也是我正式调入市局的第二年,当时我在办公室工作,虽然不从事信访工作,但领导考虑人员结构和专业知识的要求,拟安排我在当年3月份前往珠海参加中央信访局举办的为期10天的信访干部培训。
能去特区参加高规格的专业培训,我求之不得,在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时就满口答应,并迅速到市公安部门办理了特区通行证。当时我女儿还不到两岁,妻子休长假带女儿,有赴特区的机会,她也想去,我就让她带着女儿一起自费前往。那时没有高铁,珠海也不通火车,我们先是乘普通火车到广州,然后再从广州转长途汽车来到珠海市委党校。
来到培训中心,我先报到办理好入学手续,然后把妻子和女儿安顿好,白天我参加培训班的学习,她们母子两就在住地周边游玩。
在培训期间,和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200余名信访干部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交流。我不仅学习到党和国家的信访政策、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要求,也接触到了一些重要的信访案例,让我对信访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周末,我们在培训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参观了珠海特区的市容市貌,为改善学员学习期间的文娱生活,培训中心还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反映信访干部与信访工作的电影,当时的影片名称记不得了,但内容与战争年代从事侦探工作的解放军军官转业以后从事信访工作事迹。
在珠海期间,我还见到了在此工作的中专学校的同班同学,共聚同学情谊。这位同学很有远见,他老家本来是海南岛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县,按照当时的分配原则,他应该回海南,但他积极争取,坚持选择要去珠海工作。
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去了珠海,不久,珠海就被划为经济特区,他也顺理成章成了特区的首批建设者和获利者,那时他就是拥有高档住宅和高档小汽车。相聚时,同学一家人陪着我一这三口在皎洁的月光下驱车来到黄杨河河堤散步,一边观赏黄杨河两岸美丽的夜景,同学还一边向我介绍了他见证的珠海特区发展情况,让我加深了对珠海特区的了解,同时也羡慕他当时的选择。
当同学得知我妻子喜欢音乐,在我们离开珠海前,特意买了一套当时港台著名歌星的磁带,一共的十几盒作为礼物送给我妻子。
在完成课堂培训以后,培训中心组织我们乘坐轮船,前往深圳特区实地参观学习。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坐大型轮船在海上行驶,也算是开了眼界。
在深圳期间,我们参观了特区一些单位的信访工作。在我的印象里,据当时有关领导介绍,当时深圳特区最大的信访问题就是拆迁方面的上访,在一定程度制约“深圳速度”的实施。信访干部克服了重重压力,采取口勤、脚勤、脑勤,主动听取拆迁户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特区发展的速度。
在离开深圳前,培训班的组织者,中央信访局的有关领导再次给我们讲话,给我们鼓劲,希望我们回去以后,向深圳特区的信访干部学习,正确处理上访者与被上访单位的关系,推进信访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这次珠海之行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信访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通过参观特区的发展变化情况,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为自己后续的工作和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珠海学习回来不久,不到34岁的我,就被提拔为单位办公室副主任,在老领导的指导下,逐渐开始处理棘手的信访工作。不到两年,企业改革,老领导一下退的退休,有的的调走,我不得不挺起来,独当一面。
由于业务熟悉,工作负责,接待热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成了为单位处理信访疑难问题的主要参与者。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运用后来出台的《信访条例》,较好地处理了一起又一起信访疑难问题,其中就有一件落实政策遗留下来有40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单位也进入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的行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