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要事1:学习习惯培养
2021年8月23日,如期迎来了我们学校的开学日。新学年,新开始,新挑战。
按照惯例,我们学校的每个学年初(有的“特殊”调整时候是每个学期初)都会对班级、学生和老师做一些调整。
所以,每一学年、每一个学期我和像我一样的老师都会心惊胆战,原因很多,但关键是新的学年(或新的学期)都要面对新的学生甚至于新的班级。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适应能力。“换”!将要迎来新的适应、新的挑战,开启新的步伐。
我原来的两个教学班级,一个班被拆散,一个班新分入近二十名同学。面对“新工作”的选择,面对几乎得从零适应的现状,由于原1班的语文老师外调,我“捡了”一个便宜——接手1班。
教学什么班对我而言并不重要,不论是什么层次的班级,只要用心,始终能找到自己应有的成就感。何况,近八年来,我已经不太“乐意”去任教实验班。原因很多,当然可以排除的因素是我的能力并没有出现问题。于是,我成为了众多老师怕教的学生的引导者。
当然,既然被胜任去任教1班,我也不去推脱,这是一种责任。但是,有一点非常头疼,这就是培养新生的学习习惯。
8月23日至今(9月1日),两个星期快要结束了,我的教学进度很缓慢,相比于其他同年级语文科目老师都进度甚至让我感觉到了有些紧张。有些时候我还有力不从心、灰心失望的感觉,新班级的学习习惯培养真让我煞费苦心。
两个星期,十八课时,写作习惯的培养用了三节课,新课教学用了六节,其余时间都“浪费”在一边教学一边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习惯。
从不正的坐姿到抬头看黑板;从只听不看到渐渐的融入思考和张嘴说话;从回避老师到主动找我提想法;从开初问我笔记记在哪里到自行记录课堂要点……
说实话,我不嫌弃他们,甚至于我感觉到他们很可怜。很多时候,我会想:不是他们不想学,不想做好,或许更多的是他们缺少更好的航向。也或许缺少他们应该的关爱和良性的引导,无论从父母那里,还是老师这里。
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可怜的学习工具?谁为他们的“可怜”买单?父母的责任?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自己本身的责任?
一切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大环境、小氛围的影响太深太深。
有限的课时,无限的工作;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历练;甚至于教师有限的精力还要面对无限的压力……不公平的环境需要成就公平的发展,左边成绩、右边也是成绩,只有遥不可及的高空悬浮着美其名曰的“个性发展”。
其实,也不足为怪,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慢的历程,着急就会出大问题。
我的要求也不高,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去引导去努力,每每看到他们微笑的那一刻,我似乎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们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后的那种成就感,哪怕不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