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之道生活杂记散文
看破红尘惊破胆,吃尽人情寒透心

看破红尘惊破胆,吃尽人情寒透心

作者: 石林析 | 来源:发表于2017-10-10 20:30 被阅读46次

有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为了修出一颗看破红尘的心,无论是选择修佛还是修道。怎么说呢,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当真正随着修行的感悟越来越多,体会越来越深的时候,就会对“看破红尘”这个说法产生一定的怀疑。有一句话,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叫:看破红尘惊破胆,吃尽人情寒透心。修行修的是什么,不是那颗看破红尘寒透了的心,而是在尝尽人间冷暖而寒透的心,能依然有条不紊的平静跳动,坦然积极的面对一切。

都听说过一句俗语“小隐于林,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这是对隐士的一种区分,也可以说是对世人一种情怀的区分。能够超脱红尘羁绊,忘怀得失,淡看花开花落,笑对云卷云舒,的确是一件乐事,有的人参透红尘,远离人群,在深山野林间躲避尘世的烦恼,这只是小隐的境界。

对之中隐之人,他们不单纯依赖世外桃花源的宁静,而是选择在鱼龙混杂的市井之地修炼。在繁华世事,万丈红尘之中修得如如不动之心,这便是中隐的境界。

而隐在热闹非常,充斥着各种争斗,名利诱惑、卧虎藏龙的朝廷,却能保持一腔救国救民的情怀,却丝毫不为名利所动,权倾朝野同样泰然处之,这便是大隐之士。

这三句话相当于修行的三个境界,小隐之时,生活于红尘之外,看似清净,但非真清净,因为连修行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如果在面对各种诱惑之时,还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中隐之时,生活在喧嚣红尘当中,能摸爬滚打多年之后,经历了很多,慢慢体会到什么叫“看破红尘惊破胆,吃尽人情寒透心”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最终能选择坦然面对,不怨天尤人,荣辱不惊,在名利和欲望的诱惑之下,还能保持自己的底线。这就是修行的进步!大隐之士,隐于朝野庙堂之上,功能名就却依然能心系苍生,以解救天下百姓疾苦为己任。甚能报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去做事,当得起“悲天悯人”四个字!

说实话,如果一个普通人能走到济济庙堂之上,不忘初衷,并能真正惠泽一方百姓,那么真的是大功德一件,这样的人往往是真正经历了“看破红尘破胆,吃尽人情寒透心”过程,他们和其它有着类似经历的人的区别就是,他们能在“惊破胆,寒透心”之后,依然想着造福一方;而不是存着“我可有今天 了,老子终于熬到人上人了”的心态大捞特捞。

修行,修的不是一颗看破红尘的心,而是在看破红尘后依然无嗔无怨的平常心!

相关文章

  • 看破红尘惊破胆,吃尽人情寒透心

    有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为了修出一颗看破红尘的心,无论是选择修佛还是修道。怎么说呢,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当真正随着修...

  • 读《康…》笔记

    堪透人情惊破胆,阅尽世事寒彻心。

  • —1— 看破人情知冷暖 看破人情知冷暖,历经世态晓凉炎。 识透人情惊破胆,看穿世界心胆寒。 人情如纸张张薄,世事如...

  • 人情

    识透人情惊破胆, 才起隔阂就疏远。 望穿秋水又如何, 先有情义后有脸! ​​​

  • 识破人情惊破胆,看穿世间心胆寒

    人情是纸张张薄,事事如棋局局新。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上高头马,...

  • 过红海

    上帝拯救最奇妙 百姓乐的心中笑 唯独仇敌惊破胆 临死吓得流出尿

  • 《醉品河豚》七絕

    青铜鼎内煮河豚,白玉壶中酒尚温。 堪笑俗人惊破胆,岂知狂客已消魂?

  • 惊寒

    故事发生在20年前…… 儿子正在抢救,邱寒和魏君和正坐在手术室外的走廊上心急如焚,邱寒偎在魏君和的怀里泪流如注,刚...

  • 惊寒

    树叶轻摇 因为风来过 树叶金黄 因为秋来过 万物狂欢 因为你来过 不来便无过 来过便错过 错过后便是经过 晓梦惊寒...

  • 惊寒

    新韵 暮色苍穹雨矢浓, 疏风席卷玉湖中。 寒鸭落魄惊飞燕, 孤鸟求生盼解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破红尘惊破胆,吃尽人情寒透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xb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