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三环洞

作者: 李中东 | 来源:发表于2017-04-01 15:31 被阅读78次
雨中游三环洞

少时读《雨中登泰山》,读到精彩处,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水气在纸上盘旋,跃然而出,扑面而来,让我深深为之沉醉,多年后还记忆犹新。后来去爬泰山,有幸也遇到雨,只是当时穿得西装革履的,又没带雨具,被雨水浇得狼狈不堪,远没有李健吾先生登泰山时那样的意兴盎然,“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了。

这次端午节小长假,本来早早就计划好外出的,打算游览一下家乡的大好山河。可惜天公不作美,连续几天都下雨。雨时停时续,淅淅沥沥的,仿佛永无休止。假期的第二天终于等不及了,于是呼朋唤友,带好了雨具,驱车向江北方向驶去。心想雨中爬山,也许别有一番情趣吧,说不定有全新的感受呢!

车刚过了松花江大桥,刚才的牛毛细雨突然暴烈起来,滂沱大雨倾斜而下,珍珠大的雨滴打在车窗上铿然有声,水花像碎玉一样四处飞溅。小车放慢了速度,雨刮臂疯狂摆动,饶是如此,前视窗仍然沾上了前扑后续的水气,窗外的世界,看起来朦朦胧胧的。公路两侧的茫茫林海,在暴雨的肆虐中一直坚贞不屈,依然青翠挺拔,让人由衷生出几分敬意。

车到了烟筒山林场,和这里的朋友汇合后,稍事休整,一行人乘车去林场附近的“补天遗址”驶去。这时雨势已转小,全没有了刚才的暴气,温温柔柔的,像一群群小精灵一样与我们不离不弃,好像打定主意要当我们这次旅程的主角,抢周围大美河山的风头。

“补天遗址”位于黑龙江省中部依兰县迎兰乡千顷平川阔野之中,属小兴安岭南麓余脉。它是一座孤峰,从一马平川中拔地而起,形如烟囱,因而又被称作烟筒山。山体呈东西走向,是一座灰褐色的秃山,左右簇拥着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山前有翠绿色的深潭,潭中荷花密布,清润袭人,好一方静幽的世界!我在潭前沉浸好久,忽然雨势又转大了些,雨滴像爆豆一样在平静的水面炸开,猝不及防之下,没带雨具的我们匆匆往车里跑,无巧不巧,我偶然抬头往山体一望,惊鸿一瞥之下,竟然看到顶峰的积水从石缝飞流而下,像圆周飞瀑似的,蔚为壮观。同行的孩子眼尖,看到了山顶有猫头鹰在筑巢,大呼小叫地指给我们看。

有关“补天遗址”,有个有趣的传说:传说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于是有了女蜗补天的故事。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但是她在补天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点五色石子融化而成的泥浆,形成了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后人称为“补天遗址”,再后来人们根据它的形状形象地取名烟筒山。

这本是汉民族耳濡目染的神话传说,耐人寻味的是,这块“补天遗址”出现在“白山黑水海东青”这片古人观念里属于化外的莽荒之地上,说明文化的穿透力远超我们的想象,早在很久以前,中华版图内各民族就是个具有相同认同感的整体,彼此渗透,互通有无了。

离开了“补天遗址”,我们又驱车去游三环洞。三环洞在一座山上,爬上去有一定的难度,着实费一番力气。在山脚下,大家休息一会,准备好爬山用品,带好食物和雨具,沐着微雨开始爬山。

木制的栈道,蜿蜒曲折伸向高处,一眼望不见尽头。土黄色的踏板,整齐划一,在雨水的冲刷下格外清新,脚踩在上面,咚咚有声,声音扩散出去,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大家一路无话,各自屏声敛气地向上攀登。

爬到中途,我已经呼吸沉重,额头出汗了。立在半山腰远眺风景,雨中的林海,格外清新,满眼是悦人的新绿,赏心悦目之余,深感在天地之间自己是何等的渺小,好像成了一棵树,融入了山林之中。

栈道的尽头并不是山顶,还有一段石头路。这里怪石嶙峋,极为陡峭,又没有扶手,下面是万丈悬崖,若一脚踏空,后果不堪设想。行走在这里,得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我们几个大人除了看着脚下,还要照看两个孩子,一路走来,总算有惊无险,顺利到达山洞前。

三环洞曾为抗联战斗过的遗址,由哨所,储备库,藏军洞三个洞体组成,其中藏军洞最大,储备库次之,哨所最小。哨所在最外面,只是悬崖峭壁上一个2米多高,1米进深的洞体,里面岩石突兀,入口很窄,人在里面,非常遭罪,很有几分像苦行的僧人打坐的地方。

储备库在哨所和藏军洞中间,洞口虽然稍大,但是半途有一道岩石像半关的闸门一样挡住了去路,行至此,体格健壮的人得爬着才能进去。我拿着手电,和侄子在里面转了一圈。别看里面空间狭窄,黑漆漆的,倒非常温暖,那道闸门一样的岩石更起了天然屏障作用,能有效阻挡来自洞外来的袭击。身在洞中,突然想起了山顶洞人,频发思古之幽情,心想古猿人选择洞居,并非没有道理。

藏军洞是三个洞中最大的一个,入口能并肩进去五六人,洞体很宽敞,洞高足有三四米。说来奇怪,这个洞体最大,反而让我心里有点害怕了。进去后,里面阴森森黑漆漆的,同行的人点燃了蜡烛,几个人举着蜡烛踯躅前行,颇有几分《鬼吹灯》的赶脚儿。洞里很潮湿,顶上的岩石上都凝满了水珠,在面对洞口最里面的峭壁上,一滴滴大大的水珠——分不清雨水还是山间的泉水——滴滴答答地落了下来,在下面形成了一个水洼。滴水声很悦耳,像泉水叮咚一样作响。

洞里还有两个小小的分叉洞,一左一右通向远方。本来想钻进去探险一下,扭头看到孩子畏惧的脸色而作罢。往外走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从洞里往洞外看,天是弧形的,树像月桂树,雨滴像水帘,真是别有洞天啊!

从洞里出来后,心情颇不平静。想当年日寇铁骑蹂躏中华大地,多少仁人志士不甘心当亡国奴,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而战。这些抗联战士,本来可以选择较为安逸的生活,但是他们心中有热血,不吝于个人牺牲,忍受着像三环洞这样艰苦的环境,保存着抵抗的火种。如今时光过去大半个世纪了,那些志士想来已大部分不在世上,相信斯人虽去,精神永存,和三环洞一同彪炳千秋!

从洞口再往上攀登了一会,就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眺望家乡的山山水水,但见山山对峙,水水分流。大地像编织精良的地毯一样美轮美奂,而巴兰河像彩带一样在这个地毯上飘逸而过。

 此时天已经放晴了,雨后的世界格外清新,天边现出了淡淡的彩虹,霞光万道。栈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叶子上的雨珠滴滴答答地往下落,仿佛在奏一首明快的乐曲,欢送我们下山。

相关文章

  • 雨中游三环洞

    少时读《雨中登泰山》,读到精彩处,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水气在纸上盘旋,跃然而出,扑面而来,让我深深为之沉醉,多年后还记...

  • 竹枝词 颐和园画中游

    画中游景画中行,决不尘虚度此生。 听雨翻云覆为雨,旧晴过去有新晴。 注:画中游,颐和园内景观。 画中游,位...

  • 冬日寒雨

    寒雨书中游,畅饮壶中酒 举杯对冷月,书中自风流 寒雨书中游,苦寻颜如玉 望月盼佳音,独饮多忧愁 寒雨独诵经,神游婆...

  • 普陀山之行(五):礼佛

    今天雨停了,正好出门。 那天走东北边,过大乘庵,经法雨寺,到梵音洞,至古佛洞返回。古佛洞往前还有景点,...

  • 天空破了个洞, 漏了很大的雨。 洞填了,雨停了。 一阵风刮起, 胸口凉飕飕。 ​​​ 【文/楼上何姥姥】

  • 桂北古村: 历史悠悠新富江

    廖旺月 清清新富江 处处稻花香 (一)湘源廖氏始祖卜居地新富洞 新富洞,在新富江中游,属于广西全州县两河镇的一个村...

  • 三环的秋

    又是一年, 三环的秋, 三环的脚步, 诉说着忧愁。 又是一年, 三环的秋, 三环的立交桥, 三环的摩天大楼。 早上...

  • 三环,三环

    确切地说是西三环,丽泽桥到航天桥的那一段。 我在这段路上来来回回,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每天早上,我乘坐300快公交...

  • 忽恍

    迎着夏日的雨降 盛开的玫瑰花香 在日梦 在人流中游荡

  • 2017-11-10

    长大后才发觉曾经的欢声笑语有多珍贵 清风江上流,雾雨空中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雨中游三环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bi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