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这个地方,除了城市的大好风光,还被赋予了一层虔诚的电影情结在里头:那里承载着侯孝贤的乡情,杨德昌的浮世绘,蔡明亮的欲望,易智言的飞驰青春,钮承泽的义气当头……电影人用着各自的方式诠释他们对台北的解读。而影迷们,则可以借助光影以记忆的加持,重游电影之路。
《蓝色大门》
台北师大附中
比起对三角爱恋与青春成长的诠释,本片对台北的刻画更让人深刻。干净的构图,自然地表现出台北的生活情调。下班下课时拥塞不已的民生东路五段、富锦一号公园、林森教堂、桥底的甬道,甚至东北角的金沙湾,都不是观光客熟悉的台北,而是流淌在台北人民身边、台北寻常生活的每一天。当然,最具代表性的是占据了片中极大篇幅的故事场景——台北师大附中。
水蓝色制服、林荫小道、夏蝉唧唧,一幕幕上演的青春成长物语,从此,师大附中与《蓝色大门》划上了等号。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平溪
《那些年》的故事发生在台湾台中纯朴的彰化县。而整部片中,新北市的平溪之行只占了一小部分,但却为整部电影增添了不少浪漫的色彩。平溪最为亮眼之处,就在于石底桥上放天灯的活动了。平溪的“天灯”与大陆的“孔明灯”十分相似,用竹篾为架,外面糊上薄纸制成。放天灯时将愿望写在灯上,然后燃起蜡烛,让天灯随风远去。
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告白的场景,就是在平溪放天灯的胜地平溪石底桥上拍摄的。事实上在平溪,并不只有石底桥才可以放天灯,尤其到了元宵节,古老的街巷里都是放天灯的人,抬头仰望,夜幕之上就是漫天的灯火。
《不能说的秘密》
淡江中学
周董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主场景就在其母校淡江中学拍摄的。琴房到教室的步道在“高中大楼”里,当你蒙上眼睛从琴房出发经过108步走廊时默数一百零八步走到的教室瞧瞧,或许还能找出周杰伦坐的位置。
学校里巨星毕业典礼的大教堂,古老又庄严,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片中处处可见的异域风情,也是淡江中学建筑的一大特色。
《艋舺》
剥皮寮老街
艋舺的拍摄地之一就是台北万华的剥皮寮老街,艋舺是万华的旧名,艋舺又称文甲,埔族语“Moungar / Mankah”。
剥皮寮老街靠近西门町,因清朝时期福州商船运进杉木在此剥去树皮而得名,因电影《艋舺》而出名,是台北市规模最大、区域最广、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古街区,现已无人居住,成为了台北一条很有特色的观光老街。
《一页台北》
台北市敦南诚品书店
诚品敦南店是电影《一页台北》故事的起点,因开在敦化南路上而得名,是诚品书店中年纪最长的一家,总是来看书的顾客小凯和店员Susie在这里日久生情,一场发生在台北的恋爱冒险故事由此展开。
《向左走·向右走》
北投公园
根据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的代表作改编的爱情电影《向左走,向右走》里,金城武与梁咏琪的第一次邂逅、产生感情的地方,是一个所谓的梦幻水池,而这个梦幻水池,就是在北投公园取的景。北投公园位于台北市北投区,它算是台北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园,建于清宣统3年,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人和外地游客最爱去的老公园。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牯岭街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台湾最重要的新浪潮电影之一,故事改编自真实的社会新闻,杨德昌导演用自身的眷村成长观察,谱写了一章深深烙下时代印记的青春残酷物语。电影拍摄场景并非在牯岭街,而是在台湾铁路管理局、九份、金瓜石及屏东等地再现60年代台北社区风貌。
提起牯岭街,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便是这部电影。片中一幕幕台湾社区的景象,今时今日虽说不上原封不动,但走在牯岭街的路上,仍然可以找到五六十年残存下来的痕迹。只是如今牯岭街眷村风貌已不再,但牯岭公园、陆军食堂、建国中学等重要场景仍得以保留;且这部电影为牯岭街播下了文艺种子,到这里游玩不妨去著名的实验剧场——牯岭街小剧场,感受浓郁依旧的人文情怀。
《一一》、《饮食男女》
台北市圆山大饭店
《一一》中在圆山大饭店举办的那场婚礼可以说是电影的转折点,之前故事中所潜藏的种种暗流,在此之后都爆发了出来。本片的法国版海报用图,正是小男孩洋洋走过圆山大饭店金龙厅的场景。
而在李安早期电影“父亲三部曲”《饮食男女》中,郎雄饰演的父亲就是圆山大饭店的主厨,其穿越厨房工作间的长镜头让人难忘;还有电影中喜宴的场景,同样也是在圆山12楼大会厅取景拍摄。
《悲情城市》
九份
九份作为1989年由侯孝贤执导的反映台湾历史争议“二二八事件”的电影《悲情城市》的取景地,不自觉地为被打上了一个硕大的“悲情”烙印。行走在九份的弯曲回旋的街道,悲戚戚之感油然而生。侯孝贤爱拍怀旧的故事,爱在九份取景。他的《恋恋风尘》、《戏梦人生》等重要作品都曾在九份取景。九份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里保留着古老矿区的幽幽风情,人们来此多为怀旧,抑或是排解城市喧嚣带来的压力。到达九份,从山脚向远处望去,淘金时代的石头房高低错落,都是依山而建。
四月春花烂漫,正是游台湾的好时节。不妨跟着这些电影,探秘台北的影像风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