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将这段贴在这里,我要它提醒着我,生活是应该充满希望的。
不可逃避,时间会一年年老去,活在其中的每个物种也必将随之一起流失。
每到特定的时间结点,人们总想向后回首,期待着在不断的回首中寻找些许点滴,开心最好,无奈也罢,最怕空空如也。空白意味着一段生命的空白,回首中,记忆的点滴便构成了生命全部经历,无论当时它发生的多么真实,回首时没能在脑中留下印记,我也便认为它不曾发生过。
年轻的生命中总伴随着“成长”这类字眼,甚至可以称它为年轻人的属性,有了成长也便有过年轻。要是一年到头没了成长,也便没了年轻,甚至都没年轻过,这也便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与一场空伴随而来的便是对未来的焦急与迷茫,看不到希望,于是等待也便成了煎熬,漫无目的,毫无生气。原有对未来的无限可能也逐渐被现实打败,脑中年轻的火花逐渐减少,即使有少许的火花却再也不能激起原有的渴望,生命开始习惯性的认可可见的未来,开始承认日复一日的平淡。
再回首,往事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歌里面唱的是唱歌者的人生,竟也会引起那么多的共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代代的前人所经历的人生感悟,年轻的我们也必将在人生的时间节点之上被唤起。
此时再回首,往事如梦,但面对我来,我心是否依旧呢?我且将它当做一句自我激励的话来听,时间会给出答案,我们身在其中,走过的过往, 面向着未来,只能说我们现在还在路上。
(二)
现在的我正坐在北京西站的候车厅,人来人往,可这一切与我无关……
离发车还有两小时,候车厅的人原来越多,而此时,我正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拿着手机写出我回忆中的2018年,直到这一刻或许我心中的2018年才算真正的结束。
来北京的第二个年头,人生的第二份工作,这一年一如即往的保持着平淡,周围好像变化得很快,但又好像变得很慢,2017又或是2018,对我而言只不过多了个一罢了……
打住,我不想沿这条路往下想了,同学告诉我回家应该开开心心的。我想也应当如此,毕竟在外快一年的时间了,家里人都在等着我呢。
2. 现在的我坐在回家的候车厅里,周围都是急急忙忙的人们,脸上有些许焦急,但更多的是难以隐藏的喜悦,这喜悦写在他们脸上,这喜悦藏在他们脚步里,这喜悦闪烁在他们的目光中,这喜悦发自内心深处。回家的心会发光,虽有些许疲惫但依旧没能掩盖这喜悦。
而此刻的我,正成为这热烈而平凡归途中的一份子。
心在默默等待,过往的许多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化为记忆的碎片,充满期待,充满希望的等待。
打包小包的人群,相互不认识的他们热情的聊起天来。
老乡,你也做这趟车吗?
是啊!你也是安庆的?
我宿州的,也坐这趟车。
呃,我这儿有瓜子,来,给你倒点,检票还有两小时呢。
谢谢 呃 够了,够了。
.......
坐在旁边低头玩手机的我,听他们热情的聊天,感觉他们好可爱,这场景好暖和,但这已经迟到好久好久…… 我把它丢了,丢在了许多平凡的日出日落,丢在了无数个沉默的早班地铁,丢在了每天形色疲惫的下班路口。.......
(三)
坐火车中途,看到许多站岗的工作人员,他们瞩目着火车 ,一动不动,他们的一生就定在这件事情上了。
我反问了自己一句,你愿意将这份工作,作为你的终生职业吗?我犹豫了,显然我并不想这样,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就一个人一直站岗,没人聊天,没人在乎,太不值得了。生命不应该更加丰富多彩一些吗?内心强烈的否定着这份工作。
那什么才是自己希望的呢?
我自己又犹豫了,大大的问号在脑中盘旋,不知所措,给不了自己答案。那换一句话说,是什么让他们甘愿做这份工作呢?
我脑中马上浮现出,生活所迫,工作清闲,体制保障等字眼。我不知道,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责任,自己的价值。这份工作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或许开始他们不会这么认为,但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在这份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否则我想不出为什么他们会做这份工作并且一直做下去。
这让我想到《平凡的世界》中,我想不通为什么最后路遥先生会将孙少平的人生安放在做一个煤矿工人。当然对于孙少平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以他的能力和执着(他一直希望自己突破农民的身份去外面看看,甚至成为大城市的一份子,) 这份工作远远没能满足他的。
或许直到现在,我才能安然接受这种结局吧…… 孙少平对煤矿工人的职位产生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寻找到了自己可以一辈子值的做的事情……。
这是否也在告诉我们,对未来选择的第一评判标准呢? 希望这种子能发芽,我期待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