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箴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希望宝宝的阳气充足,更加健康的成长,就要跟随太阳的步伐,关注节气的更替。
小暑
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不仅要防“暑湿”,人们还容易烦躁不安,犯困。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此时节要重点养护好心脏。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虽然天气烦闷,但平心静气、心情愉快,气血才会畅达,阳气便不会郁结于里而不能生发于外;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这个时候扶正固本,可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更好地透邪外出。另外,这个时期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说法所以,此时是改善孩子体质的“黄金时期”!
小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冬瓜、丝瓜、薏米、红豆、黑芝麻、芹菜、莴笋、空心菜
湿气重,又当热不热,阳气上不来,最容易发生浑身无力、脾胃不合、头身困重等症状,称为夏日伤寒,宜食暖燥湿。薏米健脾祛湿;冬瓜利水消肿,消暑解毒;黑芝麻补肝肾润五脏;丝瓜除热利肠;莴笋消积下气;空心菜利水清热解毒。最好就是拿一个保温杯,装一把薏米,一把红豆,用开水闷着,喝它闷出来的淡红色的汤,祛湿养心脾。
平时可以吃一些辛温发散、清淡辛香的食物,香菜、生姜、心里美萝卜、洋葱、芹菜、茴香、陈皮、胡椒等,大多具有发汗、行气、活血、化淤、开胃等作用。此外,喜欢吃饺子的别忘了「头伏饺子」。
少吃:浓肥(红烧,酱烧,水煮,内脏,五花肉,肥肠),甜食(点心,糖果),冰冷食物。
此月宜减甘味,尤其是糖果、甜点等,一定要节制,长胖和脱发都是拜过度的甜食所赐。
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多吃点 “苦”,苦瓜、芹菜等,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的作用。同时,饮食要有节制,应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
在夏季,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促进排汗,增强汗腺功能,提高耐热力。建议每晚临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15~20分钟,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千万不要大汗淋漓哦!
如果是阴虚火旺体质的艾灸,这时可以多按揉涌泉穴、太溪穴;然后艾灸这2个穴位10分钟,滋阴的效果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