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三之气的最后一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湿土过盛,则火熄,暑湿来袭,民病身重浮肿,胸腹满。人体阳气已浮于外,脏腑寒重湿重,人易头脑昏沉,倦怠,头疼,眩晕,胃气不降,哕,吐而不出,便溏。节气转换时节,小孩老人最为敏感,小孩易高热,老人防心衰。兼之天热耗精,青壮年也要注意休息。
按照五运六气的规律,小暑为三之气(5月21日~7月22日)的尾声,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时值盛夏,应当炎热,客气寒水又会带来凉爽,司天之气太阳寒水的作用也会明显。有时高温闷热,有时则雷霆暴雨,突然间降温,时热时凉的天气也容易生病,尤其是免疫力低的人会着凉,要预防感冒。本来应该宣畅的阳气被凉气抑制,会导致胸闷,心脏不适,也会使热气在肠胃中氤氲不散,产生热中,胃不舒服,腹泻,或者痔疮出血。因此,今年夏天需谨慎使用空调,要多给自己出汗的机会,使热气热毒排出体外。
一般说来,年中节气以夏至为界,夏至之前阳气浮越在体表,贪凉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从夏至日起,阳气慢慢收敛,食以清淡为主。
所谓大养生法不过:
1)心情愉悦,若所爱在外。
2)适度锻炼,大汗必伤心液。
3)充足睡眠,眠最养精。
4)饮食清淡,不耗精。对付暑湿,不过是该出汗就出汗,不要过分使用空调,不喝冷饮,心静自然凉。
且此刻正是股市反复动荡之时,人心更为惑乱,精神在亢奋与失落之间震荡,比股市还要惊险。失眠、耳鸣、抑郁诸症蜂起。治疗此症,先要戒贪,但“贪”又是人性之最难戒。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如以财耗身,实在成本过高,不若在暑湿之七月暂且远离漩涡,寻一清凉界,热茶一杯,蒲扇一扇,闲书一部,养精蓄锐,静待吉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