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墨园透视经典临摹与创作
【心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心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作者: 半暇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05:16 被阅读1961次

半暇·得半日清闲,抵十年尘梦

简集

| 临砚

饰心·一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饰心·二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饰心·三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饰心·四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饰心·五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饰心·六 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贺新郎》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 注释

(1)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此调有平、仄两体。此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2)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北固亭: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3)孙仲谋:孙权,字仲谋。孙权(182-252年),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建都京口。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4)舞榭(xiè)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5)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引伸为普通、平常。巷、陌,这里都指街道。

(6)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7)“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8)元嘉草草:刘裕子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元嘉,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

(9)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古时用这个方法庆祝胜利。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10)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宋军北伐,为北魏军击败,北魏军趁机大举南侵,直抵扬州,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赢得,剩得,落得。

(11)四十三年: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

(12)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地区,到处都是抗击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路,宋朝时的行政区划,扬州属淮南东路。

(13)可堪:表面意为可以忍受得了,实则犹“岂堪”、“那堪”,即怎能忍受得了。堪,忍受。

(14)佛(bì)狸祠:拓跋焘小名佛狸。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15)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16)“廉颇”二句: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 赏析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 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

|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附言

总要到夜阑人静的时候,随机一首舒缓的纯音(流动的城市--林海),心才能得以停歇片刻,让所有的事情都能得以头绪理清。

并不清楚写附言意义何在,越写下去越觉有改初衷。现写来,也每每随心所欲,无欲无求。如果说我的专栏是他人认识我的一道窗口,那么读懂附言也则是入我门的一道入场券。

每日自己作品最费劲思量的就是附言与品藻两栏,也是目前最大的价值体现。言语间,尽是思想的碰撞与温情尽显。可即便看似简单的事情,也越是不易做好。写字(选定诗文、构思布局、风格裁体),美化(图片),排版(整体布局),采集素材(佳句、箴言、诗选、图片)相互糅合又暗含好些细微。

较为注重思想层次的交流,让我每天打趣嬉笑着实不是我的应当,尽管附庸风雅大有人在。若认真起来,陪伴我的也只是lonely,也享受着。

我想起了一个简友(xxx),才华横溢自是不容置否,那是极力寻求与我相当的存在,视我为在简书最能引起共振之人——知己。只是在我面前,暴露的需求感太强,一直拒他于千里之外,几番邀请我入驻他的社群也断然拒绝,很是孤傲。

他是位思想能跟我同频的人,所以对他也有自己的考量,既拼才华,思想,格局,那这就是我们最好的表达方式!

我不知道他如今怎样,但我还是会时常想起他,只是我衷心的希望他,一切都好! 


以下摘选一些sunflower于我的话再给他的简信记录:

TO(xxx):

......不是你的人脉你够不着,因为你的认知上不去,就算你进了那个圈子,也没有办法成为真正的朋友,就好比幼儿园的学生,你进了大学,大学的学生哄哄你还可以。 但是你要硬跟大家比学业,就只能搞笑了...... 

......每人都是期待自己成长,以前我经常帮助他们,让他们获得成长,但是期间耽误了我很多时间,关键我没有什么进步,没有办法吸取很多能量。 那么还不如我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另外很多人的认知水平非常低,没有办法交流。 我明白,其实就是他们不够优秀,进入不了他的圈层......

......很多人单纯的把友情归为感情好,这种理解太片面了,真正的友情相互欣赏,甚至钦佩,需要实力上的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才能良性发展......

......凡是你买来的优秀朋友,或是你强硬进入的圈子,永远都不可能获得尊重。 越是优秀的圈子,越是拼实力.....

Revert半暇

【第一:首先要说的是那个例子是不成立的,根据发展心理学来判断,人在3~18岁时,大脑是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到了24岁之后,也就是大家各自学习了各自的专业之后,大脑的机能开始下降。这是在学校内部,有个可见的层级。但入了社会,我们接触的并非只有本行业的人,也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第二:那个灵魂人物A,一定是采用“授人以鱼”的方法,要是交给他人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那个知识点,怎么可能会有“经常讨教”这一现象存在【第三:水是可以往低处流的,同样认知水平高的人一定能进入认知水平低的人的圈层。因为认知水平高就是从认知水平低那儿过来的【第四:友情只是感情的一种,另外还有亲情、爱情等。精神上的共鸣那是知己,友情只是两个人能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就好比我们之间可以去玩一盘王者荣耀,或是QQ飞车一样。【第五: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是慢慢往上爬的,正如学校的机制。但终究是有特殊的,他们的才华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显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绝大部分的人,成长速度相对缓慢,比不了成长速度很快的人。

【第六:可以这么说,你现在的才华早就超过了你的年龄,而我的才华也超过了我的年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才会有兴趣接触你。你现在的顾虑,我以前有过,那时和同龄的人真的是交流不来,他们的认知水平太低。我建立的群内,能跟我产生思想上共鸣的几乎没有。可以说,入驻我“xxx”的,基本上都是很年长的,思想那是不用说的。有位年近六十的简友,我和他还算是聊的来,但依旧难以让我产生思想上的共振。和你接触是有的,你的文字让我想去动脑,让我会享受那知识在大脑里碰撞的快感。其实我和老雾有本质上的区别,或是和你们的区别一样,我更愿意“授人以渔”。你不进来其实是对的,因为你不大相信成人世界存在真正的友谊。也并没有对我这个群内的简友做过详细的了解。

要是按照那个认知水平来说的话,我早就该不与你接触了。从和你的很多对话来看,你的认知水平是很强,比起同龄的人强。可还是那句话,总会有更强的人出现【认知水平的外在体现,最好的方法就是辩论,这样能激发出大脑更多的知识。就像我之前那篇《xxx》的文章一样,那就是关于“付费功能”的辩论。在这个辩论之上,能用什么样的例子,以及这个例子是否符合辩题,还有借用什么样的辩论方法,都是衡量一个人认知水平的标准。【看了上面的话,的的确确会有很多人认同,并且也会去照做。还是那句话,人的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就是有天才的存在,不得不去承认这个事实。


我在等下一个能带给我冲击之人?

戊戌 五月五日 于昌平北街家园一区 寅 

| 心画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汉·扬雄  ”

| 文章

阅读请转至半暇·简适文集!

| 佳句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 箴言

不要到处宣扬自己的内心,这世上不止你一个人有故事,也不要到处宣泄自己的痛苦,没有人会感同身受。 ​

| 品藻

(一·1)孤瞳

我离开故乡 // 想再看她一眼 //不知何时 // 我才能将她拥入怀抱 // 踏上离家的火车

我只知道 // 在我心里 // 故乡从此只有春秋 // 没有冬夏

半暇: @孤瞳 

我回故乡 // 只是为了埋下 // 一粒种子 // 好让我这一生 // 也有乡愁

孤瞳·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一·2)孤瞳

李煜的词我个人以为和李清照有相似之处,其实源头在于二者经历相似。李清照前半生与夫君携手,共享清欢,词作多清新隽永;后半生漂泊无定,词作凄苦,境界升华。李煜亦然,国家安在时,他享尽了富贵荣华,词作多为艳词;而后,家国破灭,自己也沦为阶下囚,词作中饱含泪水,凄凄惨惨戚戚,境界乃大。因此,每每看到李煜的伤怀忧思之作,我内心也能感受到千百年前那个孤苦伶仃的阶下囚的悲怆与痛苦……

孤瞳·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一·3)孤瞳

喜欢文字的人内心大多孤独,诚如是。喜欢文字的人,你看上去他安静的坐在那里,实际上他的内心正在酝酿,或许心中有淅沥的小雨,或许是电闪雷鸣;或许是江南水乡,亦或许是塞北大漠,这些经历只有热爱文字的人能体会的到吧。喜欢文字,内心便时刻丰盈。

北京,作为中国的一线大城市,想要觅一方清净之地是很难的,环境让人难以平静,人心躁浮,但是热爱文字的人却得以在喧嚣处寻得一片自得安然的土壤。

年少的磨砺,漂泊的岁月和颠簸的旅途,这些都赋予了文字神奇的魅力与活力,这是在任何学府都难以习得的宝贵知识,更是一生的财富。

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读书人似乎不那么通达明理,多一份书卷气在他们眼里就少了一份世故。实际上,热爱文字,热爱阅读的人心里比谁都明白,都通澈,只是他们难于开口,很少说出来。热爱文字的人因此才在年轻的岁月里多了一分老成,却得以在那些真正世故到极致趋于市侩的群体中独享一份天真与纯良。

或许这是读书与写作的意义 。人不能离群索居,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追名逐利,但是,遨游于文字之间,尚能独得一丝清明自在,思想上得以遗世而独立,成为那超拔杜绝的秘境。

孤瞳·简评·有些话,只给懂的人听


(二)雨落蔚然

离恨情愁  古今皆有 ;或远或近  绵绵不休 ;恰如春草  行远还生。

雨落蔚然·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三)文H

喜欢你的书法和李煜的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人对自己定位很难,做自己适合做的事,才能让人生绽放异彩!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适合自己做的事呢?你一个人在北京闯荡很辛苦,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境遇里,只要你能看重自己,珍惜自己,把握自己,把握机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你的人生就能绽放夺目的光彩!你远离家乡、亲人,孤独的在北京打拼,多么地不易!又有多么地了不起!好在还有亲人记得你生日,使你在孤独中感到了一丝丝暖意。生日过后,你又长大了一岁,慢慢的走向成熟,慢慢的成长,好好的照顾自己, 保持健康的身体、保持快乐的心情, 不管未来会是怎样的,相信你都会坚强的面对,加油,了不起的帅哥!🍀🌺

文H·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四)向阳浅浅笑

我是冲着欣赏书法和看附言来的,不过书法看不懂只知道让人赏心悦目所以不敢妄评,而文字我看得懂所以就进来掺和几句。看到你写的“唯一的表达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也不负念我之人期望。”我也这样和我妈妈说过“有你的期盼,我不敢不幸福。”我们都为自己许下的的承诺努力吧,把自己变得更好,不负期望。

向阳浅浅笑·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五·1)雨林季风

字字珠玑,熠熠生辉。

雨林季风·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五·2)雨林季风

也有乡愁 // 秋风起 // 燕南归 // 声声呢喃 // 春风怎不吹 // 看秋色一片

换了人间 // 一半暇光 // 一半深情

雨林季风·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六)雪染心空

关于书法的小小理解,其实赏字不一定每个人都会,而懂字更是甚少,它是一门艺术,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它会曲高和寡。所以大多数的我们,只是跟随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认为美的字而已。想起我们图书馆的桌面,它会摆放一句箴言,那个字体我觉得很美,每次累的时候,抬头看看那些字,冲动的时候还临摹起来,这美丽的箴言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会是一种鞭策~半暇呀,我想你的字,就好比那很美的箴言一样,悦目的同时,也会让人看到希望的力量~

很奇怪,发现今天的书法和附言能让我想起好多好多啊,有种像我读喜欢的纸质版的书一样,有感触的写下一大堆感想,虽然后来看会觉得好好笑,好傻,当然有些还是会有些仍旧鼓舞人心的,哈哈,今天还是先不写在这儿了,又是很多字的评论了,那剩下的感想就留着给你写文的时候说吧。

雪染心空·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七)鳄冰鱼

拂了一身还满。莫拂 // 参不透莫拂即拂 // 更行更远还生。莫行 // 悟不到莫行即行

可怜了千古词帝 // 放不下琴棋书画 // 忍向阶亭晚 //浩叹对长空

鳄冰鱼·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八)杰客文轩

伤心秋月与春花,独自凭阑度岁华 。便作词人秦柳上,如何偏属帝王家。

多情男儿离别恨,痴心后主故园情 。茕茕孑立影吊形,盘桓往复别绪生。

杰客文轩·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九·1)昭昭之辉

若说起“长久”二字,倒是落了下乘, 须知人生之苦里 都有“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留不住”。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无一能免。

昭昭之辉·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九·2)昭昭之辉

写作——是灵魂的事情,像一只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温柔地把往事抚平。

昭昭之辉·简评·来时路·湘潭铁技(2)


(十)历史的转折

风雨送春归,气候已入初夏。

每日更新,音质色像汇集。说典,论品,走心,出情,位置各一,无不体现。虽不是横空出现,但也滋味满满。咸甜益智。

历史的转折·简评·【心畫】清平乐· 五代·李煜


(十一)荷戏金风

老师,看您在评论别人回复时,如数家珍,颇为感动。

半暇:  @荷戏金风 这该是你第一次造访(留言),我印象中。

 荷戏金风:多次看过您的书法作品,因为不会欣赏,所以都是看后无言。今天翻看了很久,特别是您的文字评论,才敢说一句。

荷戏金风·简评·【心畫】梦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十二)半暇

我很赞同共鸣一词,但我也更关心主旨是否得以升华。文无定法,各有侧重,还得取决于读者的需求。如新闻,注重时效性,即便新瓶装旧酒,也只是一个噱头。但互动的确是最紧要的,这点在简书很是说明。能引起人们广泛讨论的问题,一般都是社会焦点所在,如这两天火热的《后来的我们》,说白了又是让人们为情怀的一次买单。若论艺术水平,真不够让人看。若又拿梁晓声《尾巴》《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或余华《活着》《现实一种》又真有几人能看得懂?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借助他人来讲自己的故事,就看如何演绎了。好比如现在,即便很多人给你赞同的声音,其实跟没有无任何分别。你心里,我心里,也最是清楚。

半暇·简评·L_87ca柴胡·写文,演讲注意一点

| 诗选

《明天,不》·北岛


这不是告别 

因为我们并没有相见 

尽管影子和影子 

曾在路上叠在一起 

象一个孤零零的逃犯 

明天,不 

明天不在夜的那边 

谁期待,谁就是罪人 

而夜里发生的故事 

就让它在夜里结束吧 

| 寄语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谢谢赏阅!

相关文章

  • 诗词161-165

    20150920 16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 砚中拾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

  • 读《人间词话精读》二十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 新书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 一首诗的时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 元嘉草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 硬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

  • 为你读诗·叁拾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 2017-11-2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

  • 素材积累——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bk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