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8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8

作者: 秋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17:11 被阅读0次

施恩教授将职业锚分为八种类型:

第一种:技术∕职能型(Technical Functional competence)

这类人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能的机会。他们依据专业水平认可自己,喜欢面对来自专业领域的挑战,不喜欢一般的管理工作,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上节课提到的双博士,就是这种类型。

第二种:管理型(General Managerial Competence)

这类人追求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期待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体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的技术型功能工作只是他们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薪水与职位来得到认可。

第三种:自主∕独立型(Autonomy Independence)

这类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宁愿放弃晋升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独立。他们希望基于自己的成就获得晋升,希望从新岗位上获取更多的独立和自主权。

第四种:安全∕稳定型(SecurityStability)

这类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稳定感包括诚信、忠诚、以及完成老板交待的工作。他们关心财务安全。尽管有时候他们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而是希望自己的长期贡献与经验资历得到表彰。

第五种:创造型(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这类人希望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愿意为此冒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他们一直在学习并且评估将来的机会。一旦感觉时机到了,他们便会开始创业。而且还要求很高的自我认可和公众认可。

第六种:服务型(ServiceDedication to a Cause)

这类人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比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哪怕是拒绝高薪和升职,也要从事符合核心价值的工作。他们希望得到来自同事和上司的认可和支持,和他们共享自己的核心价值。

第七种:挑战型(Pure Challenge)

这类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对他们而言,工作的意义是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如果事情非常容易,它马上变得非常令人厌烦。他们享受的,是战胜困难或征服对手后的成就感。

第八种:生活型(Lifestyle)

这类人希望能够平衡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他们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所以,他们需要在弹性大的职业环境中工作。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在他们看来,额外付出努力来获得收入或晋升是得不偿失的。

八种职业锚,没有好坏对错,只要明确了自己的选择,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就会越来越清晰。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这位总监,很显然,她的职业锚是服务型。如果她在原有岗位上,能够斜杠出更多与服务他人相关的身份,比如:导师、讲师、生涯顾问等,内心的冲突就会逐渐化解。同时,她也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职业锚可能向生活型转移,而现有的工作驾轻就熟、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份需要,所以,没有必要辞职。

找到职业锚之后再发展斜杠身份,可以降低从业的焦虑。相反,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职业价值观、没有定锚,太多的斜杠则会带来更多的焦虑,让精力分散、生涯发展的方向也模糊不清。因为,当斜杠作为一种抵抗无力感的尝试,就可能令人浅尝辄止,没有办法有所建树。

除了追求斜杠身份之外,也有很多朋友会问,我该继续打工还是要出来创业?这里,我想给你们一份作业,来帮助寻找自己的职业锚,再来进行生涯的规划。作业是,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到底想干什么?我实际能干什么?我为什么而干呢?

这几个问题不容易回答,我在文档中为你准备了一个表格工具,帮助你理清想法,来一场职业锚的自我分析。

其次,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可以辅助创业潮下的你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作家三毛在谈到写作时曾经说:“能不写、就别写。”意思是,除非心里的热情已经到了不能不写的地步,否则就写不出最好的文字;同样,对于是否创业,你也可以告诉自己:“能不做,就别做。”只有内心的想法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时,它才是你最核心的职业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能够指引你做出最好的成就。

如果你确定了自己属于创业型,也不一定要马上辞职、而是可以先从斜杠后的身份体验开始、一步步前进。

相关文章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4

    如何拉近跟自己的距离呢?最简单而又最基础的,是从认识自己的生理自我,与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觉知和连接开始。 现在我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

    这个游戏,你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玩,但一定要记得:游戏的目的不是审问和评判对方,更不是给对方贴上某个问题的标签,而...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

    周三早上,你饿着肚子赶去公司开会,领导正发言的时候,你的肚子突然“咕咕咕”地叫了几声,你尴尬坏了,赶紧干咳几下想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7

    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圈子,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自我需要,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帮忙识别。 看看你发的朋友圈信息,哪一类型...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

    认识自己是我们的第一站。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请你们思考一下,你认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那是你真实的样...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3

    如果我问你,你认识你自己吗? 也许你会说,“当然啦!我叫某某某,身高1米6,大学三年级”。可是,这真的就是你吗?上...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5

    今天分享一个关键词:身体主权。 身体主权,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拥有、支配、和可控权。如果在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这...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

    如果说,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镜子里的我是谁”、体验到“宝宝肚子饿”;社会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1

    每个人的未知我区域,都存在着没有被探索和发掘的潜能。要找到并且善用它们,我们可以这么做: 首先,通过自我觉察、清理...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2

    今天,我们敲开第二枚彩蛋,听听一位朋友的留言: 这位朋友说:“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每次说话、做事都会斟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el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