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苦笋帖》的介绍已经太多,无非就是配图释文,再者就是将释文大意再做解释,最后就是就《苦笋帖》的书法本身进行点评,最让人失望的就是对其书法艺术之美的点评如出一辙,比如“笔走龙蛇”“疏密有间”“流畅自如”等等,只要是对书法品评的褒义词统统可以拿过来。当然,对于这么一件“神作”,可以说怎么赞美都不为过。(我是不是有的过分了,主要原因我也是《苦笋帖》的超级粉丝)
但是!
但是没有新的发掘!
面对如此神帖,如果不能开凿深挖三千尺,地毯式搜索,寻得人间至尊宝,那是多年遗憾的一件事!
好了,废话说了一堆,下面提出我的最新发现,供各位当家斟酌!

1.《苦笋帖》的“方折”。
我们总说怀素的代表作是《自叙帖》,因而习惯了怀素的圆转之笔。在欣赏《苦笋帖》的时候,猛地一看,好像基本也是圆转之笔。其实不然!仔细查看,在字里面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方折”之笔,并且,每一处的方折简直就是该字的灵魂所在!《苦笋帖》仅有14字,其中隐藏方折之笔的字就占了9个,比例高达65%!这么高频率使用方折之笔,在传世的怀素作品中绝无仅有!
如“苦”“笋”“异”“常”“佳”“及”“来”“怀素”!


2.对笔毫的运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书写时大部分只用毛笔的笔毫前端不超过一半,偶尔用到笔腹,很少用到笔根。
怀素《苦笋帖》里将毛笔的笔尖笔腹笔根全部用到,而又恰到好处!时而用“尖”,如“及”的牵丝;时而用“腹”,时而“尖”与“腹”共用,时而“尖”“腹”“根”同时运用!比如最明显的也是全篇的一个亮点“乃”字!

3.执笔
老师常讲,正确的执笔一定是笔杆与纸面垂直的如此云云……
但是,在《苦笋帖》里,我们发现有好多笔画如此执笔是写不出来的!最明显的就是“乃”字一撇。那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把笔全部放倒,“平躺”,然后“逆推”何如?
对!就是把笔“平躺”“逆推”!
另外,还有几处方折之笔和切笔,按正常执笔不好写出来,但如果把笔倾斜(握笔手指上翻,笔尖在左,笔杆在右,如此即可!当然,要注意倾斜的角度和程度,自己运笔的速度,还要有提按的配合!
比如“苦”“异”“常”等以中的折笔。

以上三点,乃本人拙见,不知对否,如能在运笔中对你有所启发,将不甚荣幸!
宋小荣写于2021年12月28日金城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