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读者告诉我,老杨,你每次花大把时间,又是查资料,理逻辑,写几千字的长文章,阅读数那么少,要是拍个短视频,几分钟就够了,看的人会更多,我们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的好不好?
我也常常遇到没有耐心的读者,在快速下滑把文章拉到末尾,愤愤地评论,说了这么多 ,没一句有用的,你直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不就完了?
其实稍微想一想,要怎么做,文章里面都已经给出了答案。
如果我直接告诉你健身应该这么做列出12345条,你就学会了吗?
小时候父母也经常告诉你,你要这么做,不要那么做,我这是为你好。。。
那么你学会了没?
现代社会什么都求快,我们没时间完整地看完一本书,那要怎样去进行学习呢?
我们去得到,去喜马拉雅,听别人看完一本书后总结出来的12345,仿佛12345才是这本书的干货,其他99%的多余文字,都是作者注水骗稿费的。
我们去找视频,抖音和快手上充斥着几十秒的所谓“干货训练技巧”,所以我们觉得时间越短的越“干货”,那些动不动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的长视频,抱歉,你注水太多了。
毕竟嚼别人嚼过一遍的甘蔗渣,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甜味。
但如果你想要学习知识,那么书籍这样的一手资料,永远是最佳手段,假如你能完整地看一本《力量训练基础》,看一本《运动生理学》,看一本《临床运动营养学》,那么将比看完老杨所有的原创文章都能学到更多,而你看老杨的1篇文章,也比刷10个所谓“干货视频”能学到更多。
我知道,作为一名自媒体人,从博客到微博,从公众号到抖音,快手,文字的衰落是大趋势,用于表达的文字越来越短,又更多地转向图片、视频。
但我还是坚持用文字来写专栏,来表达,只有当实在不得不用视频示范动作的时候,才会去拍一两个简短视频,更多时候还是把它们做成动图插入文章内。
因为视频化不是一件好事情,当沉迷于视频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变得更懒惰。
——那么你要这大脑有何用?
你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越久,思想就越浅薄,这话说起来有点冒犯,但很抱歉,你心里明白,这是事实。
我得承认,视频比文字更清晰,直观,有更大的信息量,但是,这对于学习和思想来说,不是好事情。
学习不是模仿和复制,它需要思考,而文字相比视频,更容易启发思考。
即使是看《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相比看它84集的电视剧,显然看书时你会想的更多。
原因很简单,单个的文字,是无法表达思想和意义的,当一串单个文字拼成一句话,一段文字,去表达某个意义时,你的眼睛看到文字,到大脑理解,中间需要经历提取和转化,同时你还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它进行判断。
那么视频呢?
你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跟着拍摄者的思路走,这不需要理性思考,只需要感性或者本能。
然而人总是喜欢轻松简单不费脑子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文字步步衰退,短视频越来越占据你的时间。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当你沉迷于短视频带给你的感官刺激,沉迷于那些碎片,娱乐化的内容,被算法所裹挟,你离思考就越来越远,而这正是你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今日例汤:
本文没有一张图片,全文字,感谢读者能耐心看到这里。
请给文字,多留一些时间。
我是老杨,写原创科普的营养师,力量举运动员,健身六年的腾讯高级产品经理,更多文章和咨询问题请关注公众号:健身小食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