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丁太阳率3万兵马降清,带走了太平天国的希望。嘉应州之战,南方太平军余部覆没,汪海洋、谭体元等七十多位将士殒命,丁太阳害苦了大家。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广东天地会武装再次活跃,丁太阳是主要首领之一。
1854年,丁太阳率兵围攻韶关,挖掘地道攻城,炸毁城墙数丈。但是,清军早有防备,一边抛掷火罐,一边发射枪炮,并修补城墙,丁太阳没有成功。
攻打韶州失败,清军各地兵马又不断云集,丁太阳处反而被包围起来。为了发展壮大,保存实力,丁太阳决定进入江西,投奔翼王石达开。
打着太平天国旗帜作战,又有石达开指挥,丁太阳所向披靡,在赣南地区横扫清军,还占领两座城池,有了一块相对稳定的根据地。
1857年,石达开外出单干,号召天下兵马追随自己。丁太阳为了前途,率麾下数万天地会武装来到安庆,给石达开以强有力支持。
有了丁太阳加入,石达开迅速拉起一帮人马。林彩新等天地会将领,在丁太阳劝说下,也纷纷选择追随翼王,试图建立一番功业。
天地会武装,战斗力比较强,但纪律涣散,给石达开带来不少麻烦,但为了团结内部关系,石达开还是容忍丁太阳的一些行为。
1860年,石达开兵败广西,狼狈不堪。丁太阳眼看石达开不成气候,便拉着一帮天地会人马脱离翼王,再一次杀入江西,后投奔李世贤。
跟着李世贤,丁太阳得以参与东征浙江,凭借军功做到“天将”,距离封王仅一步之遥。但是,天不遂人愿,太平天国气数已尽,丁太阳没了封王的机会。
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忠王李秀成被俘虏。此时,李世贤、汪海洋麾下还有30万兵马,他们未曾参与天京之战,故而主力尚存,并转战江西、福建、广东。
李世贤、汪海洋所部,是南方太平军的主力所在,也是东山再起的希望。可惜的是,太平天国内部相互斗争,没能凝成一股绳,终于被各个击破。
1865年,汪海洋刺死李世贤,吞并他的兵马。丁太阳对汪海洋不满意,且清军开出优厚的条件,便率3万兵马投降清朝,成为太平军劲敌。
丁太阳投降,对太平军影响很大,因为他熟悉汪海洋的战术以及行事风格。
嘉应州之战,刘典、康国器、黄少春、鲍超、王德榜等悍将云集,却奈何不了太平军。汪海洋凭借地形优势,严防死守,并寻找清军薄弱处发起进攻,还打伤了刘典。
汪海洋的勇猛善战,让清军十分头疼。此时,丁太阳给黄少春献“擒贼先擒王”之计,让他集中“洋枪队”,朝着太平军黄旗下齐射,定能获胜。
冲锋陷阵,身先士卒,这是汪海洋的风格,却过于冒险。丁太阳了解汪海洋的战术风格,也知道他所在的位置,故而黄少春行动非常顺利,汪海洋被爆头。
汪海洋伤重而亡,南方太平军余部失去了主心骨,没了斗志,也缺乏强有力的指挥。谭体元能力也强,无奈威望不足,太平军将领在突围方向上出现分歧,且被清军掌握。
没了汪海洋坐镇指挥,太平军一盘散沙,刚突围就遭遇清军埋伏,谭体元等七十多位将士被俘虏,或者阵亡,十余万兵马覆没。至此,南方太平军主力不复存在。
嘉应州之战,丁太阳立下“大功”,清朝授予他都司职务。接着,丁太阳参与远征关中,与“捻军”交战,凭借战功升任游击。
丁太阳认为自己功劳大,清朝却不给予重用,内心颇有怨言,便吃起“空饷”,结果被清朝处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