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青春期是迷茫和彷徨的时期,现如今年近半百的我也有了类似的感受。年少时,虽看不清未来,但有方向、有目标,要完成学业、不断学习,不断深造。参加工作后,要立足上好每一堂课,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整天坐在桌子前备课,每上一门新课,对自己要求不能看讲义,要把所讲的内容熟记于心,讲课时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曾几何时,这一切成了回忆,工作、生活按部就搬、波澜不惊,追求了“平平淡淡才是真”,没有了“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豪情,不想把弦绷得太紧,想有自己的时间,作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内心深处似乎又有些不甘,只好像一叶小舟随波逐流。
记得初中有次上语文课,老师带领我们畅想2000年的情形,有个同学居然说:“活不到吧......”弹指一挥间,都2020了,70后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世界在我们眼中,日新月异。曾经喜欢听的老歌,只能偶尔在收音机里听到。现在的流行歌曲,不喜欢,更不会唱;不了解李子柒、不知道李佳琦;甚至不明白一些网络用语......但生活越来越方便了,智能手机使“天涯若比邻”;线上购物解放了主妇大包小包靠双手采购;再不用像小时候上学从窗口挤进火车了,地铁、高铁瞬息之间可以送你到达目的地......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迎接并适应这个新时代。
我工作的领域,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过去上课老师只需拿一枝粉笔,就能滔滔不绝、传道授业,因为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上课离不开PPT;以前注重教学方法,什么“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突出重点、击破难点,考虑版书的布局,甚至黑板什么地方要擦,什么地方保留,都要设计到位。现在几乎没有板书;教学比赛也由主要听老师讲的如何,变为主要考察老师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力。机械制造业也从传统的车、铣、刨、磨、钳逐步发展为数字化、智能化。以前说“课大于天”,上好每一堂课是老师的主要目标,现在上课仅仅是基本任务......。种种变化,对于我们已经有些落伍的70后来说,又面临新的挑战。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就得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停滞不前,可能会面临淘汰;退出历史舞台,为时尚早,处境颇为尴尬呀!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儿来;再老了,更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哈哈,我已经到了“鱼眼睛”的年龄,但我不能成为“鱼眼睛”,心中还要有希望,眼中仍然有光芒。用欣赏包容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不计较名利,不在乎得失,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只求无愧于自己的内心。不因为年龄而放弃内关和内检自己,人生就是个不断修炼身体和内在的马拉松,我可以放慢脚步,却不能停止前行。
最喜欢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