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在作品质量以外,也是一种基于地缘政治平衡的结果。也就是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得奖者确实覆盖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一个大洲。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即便使用冰岛语、希伯来语甚至意第绪语创作,都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进入21世纪以来,尚且没有一个美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中国人已经得了两次。美国人上一次得奖,还是1993年的托妮·莫里森,所以说,都过了二十多年,也该美国人得一回了。
如果把北美洲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北美上一个获奖的作家是加拿大的艾丽斯·芒罗,然而在美国的眼中,世界只是一分为二——美国和美国以外的部分。
在欧洲人眼中,美国是一片文化沙漠(虽然事实也如此),莫里森得奖十多年后,按照诺贝尔奖的地缘政治安排,确实应该美国人得奖,于是菲利普·罗斯,考马克·麦卡锡,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作家,都和村上春树一样,参与每一年的陪跑。
然而,欧洲人很难看得上美国人的作品。文学从来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没有太大关系,美国虽然有全球最发达的经济,傲视全球的民主制度(今年这点骄傲大概要丢光了),却似乎并不是一片产生有深刻思想作家的土壤,也许是因为生活太优渥的缘故,美国作家们对于人性、生命或是政治的反思,往往没有别国的作者那样深刻,起码没有达到诺奖评委们的标准。
除了地缘政治,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还喜欢把奖项颁给政治反叛者,许多作家稀里糊涂地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也使得有时候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的界限不那么分明。有些获奖者的名字,比如2009年的赫塔·穆勒,恐怕已经不大有人想得起来了。
结合地缘政治和反叛这两个因素,鲍勃·迪伦大概是所有美国候选得奖者里面最合适的人选,最起码他是反战的,无论是《答案在风中飘扬》或是《敲敲天堂的门》都是非常优秀的反战歌曲。
那么,作为一个诗人,鲍勃·迪伦获奖是否合适呢?要知道,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把当年的奖颁给了本国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虽然仅仅才过去五年,恐怕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个名字了吧?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瑞典的历史上,还有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敢打赌,你一个也没听过。在过去的这一百多年里,瑞典真的产生了比苏联还多的文学大师吗?
诺贝尔和平奖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奖,发起奖来毫无章法可言,相比之下,诺贝尔文学奖稍微好一些,保留了一些文学方面的考虑,但看得出来,在文学之外,它也考虑了诸多其它的因素。中国人关注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这是使用中文的中国人有可能得到的奖金数额最大的一个文学奖项,世界上其它的文学奖,要么限制国籍,要么限制语言,在突破国家和语言的界限方面,诺贝尔奖是做得最好的。
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再与一些同样名不副实的获奖者对比,鲍勃·迪伦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就显得无可厚非了。
网友评论
鲍伯迪伦:“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 in thr wind)”
然而中国民谣歌手宋冬野却因吸毒而被调查 同是民谣界 却千差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