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旦,春秋末年越国美人,是历史上一位与西施齐名且同样具有爱国情怀的刚烈女子,与西施有“浣纱双姝”之称。
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乞降。
夫差当时不听大夫伍子胥斩草除根的劝告,允许越国投降,还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其养马。
勾践君臣忍辱负重,装得非常恭顺,三年后被放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卧薪尝胆,立志复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
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如吴国,于是勾践努力训练军队、发展农业。
范蠡曾随勾践一起到吴国做人质,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好色。
于是,他和勾践策划了“美人计”,通过进献美人,来蛊惑吴王,使其沉迷于酒色,荒废国政,并离间其和伍子胥。
范蠡在民间寻觅美女,担任这个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美丽过人,而且要胆量过人,更要机智过人。
经过千挑万选,范蠡终于选定了西施和郑旦。
西施和郑旦先是被召到越国宫中,学习礼仪、穿着打扮、歌舞。勾践甚至亲自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
大约在公元前490年,范蠡亲自将西施与郑旦送往吴国。两人背负着国家的期望,成为了夫差的妃子。
夫差将西施安置于姑苏台,将郑旦安置于吴宫。她们的美貌使吴王之前受宠的妃子都黯然失色,失去宠幸。
西施与郑旦来自同乡同村,有着同样的美貌,甚至普遍认为郑旦长得比西施还要漂亮。
但郑旦的命运远没有西施好,虽然夫差也很喜欢她,但还是不及喜欢西施多。
郑旦喜剑,性格刚烈,西施的美则在一颦一笑,是一种纤弱阴柔之美,夫差更喜欢温柔型的。
郑旦心里,自然是觉得不服气与不公平。她向夫差说了西施的坏话后,满以为夫差定要治西施的罪,最起码也会冷落了她。
不料夫差对西施更好了,几乎夜夜专席,形影不离,对郑旦则更加冷漠。
郑旦许多天见不到吴王一面,偶尔碰到,夫差都不屑看她一眼。
她自己清楚是说了西施坏话,使吴王夫怨恨,于是懊恼担心,终日抑郁,最终生病而死。
(资料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