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起的有些晚,空气仍是清冷的,校门口的梅花昨儿开了,是白色的。
我背着小包儿,步履蹒跚地走到路口的那家面馆吃面。说它是面馆吧,却也不是,一间大屋子右边是有些旧的货架,摆着一些小零食和些许生活用品售卖;右边摆了大约六张长方形的黄木桌,每张木桌围着四条配套的靠椅,椅子也是黄的,桌椅像是新购的。
我向那位系着围裙的大娘点了一份手擀面,路边不时听到车的声响。“放不放辣?”大娘仔细着问,“不放”,我回道。我对面食一向比较喜欢,况且里面有我喜欢的菠菜,绿色总是能带给人一份好心情。大娘把面端来了,受同事的影响,我吃面时也开始喜欢加醋了,酸酸的,有些不同的滋味。
吃着吃着,突然听到了“妈妈,妈妈”的喃喃声。一抬头,原来是对面桌子那个2岁左右的小童发出的喃喃声,声音软软糯糯的,他的奶奶一头短发,正小心翼翼地喂这个小童吃面条,那小孩坐得不甚老实,总想把手指放进嘴里,他的眼睛很大,眼珠子黑溜溜的,白白净净的。见我抬头,他的眼睛似乎更大了,就边看着我边喊着“妈妈,妈妈”。搁在以前,我会很生气,经历了那段幼稚期后坦然地接受了阿姨的称呼。尤其是姐姐有了孩子后,慢慢地喜欢孩子了。
我心中觉得这个小童挺可爱的,他旁边的奶奶用方言笑着解释孩子的行为,虽未句句听懂,亦听懂了大概,原来我和那小孩的妈妈长得有些像。我莞尔一笑,吃完面走到他们的旁边,轻轻地摸了摸那小孩的脸颊便笑着走开了。第一次被人叫“妈妈”,真是有趣得很。
“或许是我今天的大红色昵大衣与他妈妈的衣服相似,或许是我新剪的发型与他的妈妈相似…”我想了很多可能的相似之处,又想到那小孩可能常年与自己的妈妈分离,心里又有些难过。
记得上次从姐姐那里玩乐后坐火车回来,坐在对面的也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奶奶,听这位奶奶说他们是福州的,来这里看女儿女婿,她孙子的爸爸妈妈在外工作,她只好随时把孙子带在身边。孩子的妈妈回来,孩子总是喊阿姨,因为孩子看到的妈妈都是照片上的。我突然觉得,虽然妈妈比较泼辣,但是从小能在妈妈爱的臂弯里慢慢地长大 ,却是无比的幸运。
耳边又缓缓地想起了“妈妈,妈妈”的喃喃声,这也许是一种无奈的爱的呼唤。春天到了,油菜花星星点点般绽开了,多好的日子,好美的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