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谈到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而能够随时调取进入工作记忆的背景知识,是储存在长期记忆里的。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明明知道自己见过甚至学过某个东西,可是在需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具体内容了。对这个现象的简单解释是,那个知识点曾经短暂地进入过工作记忆,但最终没能进入长期记忆。
进入长期记忆的,才是我们真正记住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每天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大量信息,是什么决定了哪些信息可以进入而哪些最终没能进入我们的长期记忆呢?
一个很自然的回答是:我们会记住那些重要的东西。
可是,你上学的时候真的不觉得书中的知识点很重要吗?你真的不认为另一半的生日或者你们的恋爱纪念日很重要吗?但我们仍然会忘记。但有时候在街边电线杆上看到的一句广告语,却让我们记了许多年。
可见,主观上的重视,并不是记住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采访一下首席存储官——大脑的意见,它会说:因为空间有限,我无法储存所有信息,于是我会进行取舍,判断的标准是,如果你不经常思考一件事情,你可能不会需要再想它,所以可以丢弃;如果你真的在想一件事,以后你可能还会从同一个角度思考它。
所以,「思考」才是记忆的关键决定因素。
大家应该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回想学生时代,现在还能记得的知识点,多是当时花了不少功夫去仔细思考过的。至少在那时那刻,你的大脑接受到「这玩意儿很重要」的讯号。
所以,你觉得重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让大脑知道你觉得那玩意儿很重要。那,能否假装思考骗过大脑呢?你可以试试看。
如果接受了上述结论,那我们就可以重新审视传统上认为可以增强记忆效果的因素了。
比如情感。如果一件事能够引发我们强烈的情感,那我们确实很可能对其念念不忘。包含情感的事情确实可以记得更牢,但不是所有记得很牢的事情都必须包含情感。强烈的情感,更像是一件事很重要而引发的结果,而不是导致一件事很重要的原因。
而且,让你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情感,似乎也不太现实。
比如重复。如果一件事不断重复,那你也确实更容易记住,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重复来让我们记得更牢。老师们和父母的唠叨还少吗?可我们又记得多少,听进去多少呢?
这里的「听进去」,与其把它理解为「记住了」,还不如理解为「认真思考」,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了他们的唠叨,即使不认同,但至少是记住了。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离开校园后的某个时刻,会猛然想起老师的某一句教导;在一个加班完回家的深夜,突然想起父母的某一句叮嘱。
那么,我们要问的问题就不再是「如何更好地记住XXX」,而是「如何引导大脑去思考XXX」。
这就涉及到一些关于大脑的特性了,比如大脑喜欢听故事,所以如果能把XXX以故事的形式包装起来,那么大脑就更容易记住。
但说到底,大脑并不享受思考,它享受的是解决问题的快乐。故事结构说到底其实就是解决问题:遇到问题,经历波折,最后解决问题。
问题本身不好玩,问题的答案也不好玩,「问题+答案」才好玩。
所以,要想记住更多的东西,就需要思考,而思考可以把更多的东西变成长期记忆,而长期记忆又可以进一步提高思考的效率,最终帮助我们记住更多的东西。
这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一旦启动,就会越滚越大。
网友评论